熟悉地產圈的人都知道“華南五虎”,那么你聽說過“重慶五虎”嗎?
所謂 “重慶五虎”指的是龍湖、金科、東原、華宇、財信。然而,目前 盧生舉和他的“財信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2月4日,財信發展(000838.SZ)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財信地產及間接控股股東財信集團,在撤回預重整申請后,已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提交破產重整申請。
公告顯示,財信地產持有財信發展股份約3.9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6.25%,但這些股份已全部被質押及凍結。
從 2021年開始,財信發展旗下多只債券就出現展期,重慶財信置業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股權凍結信息超40條。2023年,財信發展曾嘗試引入戰投,但最終未能成功。
財信發展在公告中強調,公司與財信地產及財信集團為不同主體,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財信地產及財信集團的破產重整申請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未來能否通過重整實現重生,仍存在不確定性。
“渝系房企”主動破產
財信發展成立于1996年,前身為國興融達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曾在重慶的房地產市場風生水起。
財信發展曾先后榮獲“重信譽企業五十佳”“中國西部房地產公司品牌價值top1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AAA信用企業”等眾多榮譽。
以重慶為大本營,財信發展的業務向全國拓展,開發及托管項目涵蓋高端住宅、旅游康養等領域,總體量近1000萬平方米。
2017年,財信發展開啟轉型之路,形成“地產開發+生態環保”雙主業經營戰略布局。
當年,財信發展擬約3.1億元收購重慶瀚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100%股權,隨后又收購陜西華陸化工環保有限公司70%股權。
然而,從 2022年開始,財信集團開始出現債務危機,陷入大量強制執行案例。
與此同時,財信發展大股東財信地產不斷減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從61.63%降到43%,套現超過7億元,剩下的43%全部處于質押狀態。
也正是在這一年,財信發展由盈轉虧,全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2.30億元。
2023年4月11日,財信發展披露財信地產、財信集團、實控人盧生舉因與恒豐銀行重慶分行的融資協議糾紛,被重慶第一中級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涉案金額約44.4億元。
受此影響, 2023年,財信發展持續虧損,全年營業總收入為40.19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2.50億元。
2024年3月21日,財信發展披露曾向間接參股公司和非關聯方提供財務資助未按規定履行相應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一天內連收深交所監管函和重慶證監局警示函。
2024年10月19日,財信地產及財信集團申請預重整并完成備案登記。
2025年2月4日晚間,財信發展公告,財信地產及財信集團撤回預重整申請后,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提交破產重整申請。
同時,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擬于2月5日在淘寶網上發布網絡拍賣公告,將于3月10日起對財信地產持有的7243.46萬股財信發展股票分三批進行司法拍賣。
2024年未能扭虧
近年來,財信發展面臨諸多挑戰。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凈利潤同比暴跌。
2022年,財信發展實現營業總收入41.96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2.30億元,凈利率為-21.19%。
2023年,財信發展業績持續下滑,營業總收入為40.19億元,較2022年有所下降;歸母凈利潤虧損2.50億元,虧損略有擴大,凈利率為-7.68%。
進入2024年,財信發展業績有所回暖。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5億元,同比下降69.1%;但歸母凈利潤為971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凈利率為1.87%,較上年同期上升4.77個百分點。
銷售方面,財信發展2024年上半年新開工面積約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約4.62萬平方米,結算面積約12萬平方米。2024年上半年公司簽約銷售面積4.75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為2.34億元。
然而,2024年前三季度,財信發展營收大幅下滑,凈利潤再次由盈轉虧。
2024年前三季度,財信發展營業收入為7.48億元,同比下降77.43%;歸母凈利潤為-603.41萬元,同比下降110.73%,由上年同期盈利5622.27萬元轉為虧損。
其中,第三季度,財信發展實現營業總收入1.03億元,同比下降91.61%;歸母凈利潤-1574.41萬元,同比下降114.52%。
2024年前三季度,財信發展毛利率為8.63%,同比下降4.91個百分點;凈利率為-0.55%,較上年同期下降2.38個百分點。
同時,財信發展的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291.44萬元,上年同期為-1.1億元,同比增加3661.95萬元;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1.63億元,同比增加5993.52萬元;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234.93萬元,上年同期為-725.08萬元。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財信發展貨幣資金較上年末減少80.15%,其他應付款(含利息和股利)較上年末增加13.18%,合同負債較上年末減少66.88%。公司流動比率為1.14,速動比率為0.37。
到了2024年末,財信發展預計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將虧損在1.5億元至2.8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的2.5億元虧損雖有所改善,但仍處于虧損狀態。
重慶富豪的資本版圖
財信發展創始人盧生舉1966年出生于重慶。1980年高中畢業后,14歲的他進入大足縣鐵器加工廠任采購員。
1982年,盧生舉走出大足,在重慶和涪陵地區從事貿易工作。1992年,盧生舉擔任涪陵國企“蜀東實業發展公司”的經理,后來該公司改制為民企,由他全資控股。
1992年,盧生舉在重慶成立財信集團。1997年,正式成立重慶財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2006年,盧生舉公開爭奪重慶市渝北區金龍路600號土地,4年后,財信城市國際廣場在此矗立。
截至2009年底,財信集團年經營收入超過25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突破40億元人民幣,躍居“重慶民企20強”之列。
2010年,盧生舉舉牌殺入國興地產,此后不斷增持,最終成為公司實控人。2015年,國興地產更名財信發展,盧生舉成功在資本市場站穩腳跟。
2016年,盧生舉牽頭組成財團發起對芝加哥證券交易所的收購案,輾轉兩年最終遭到美國證監會否決,但也讓“財信系”受到海外內廣泛關注。
除了布局地產行業,盧生舉將資本觸角向金融領域延伸。“財信系”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獲得銀行、信托、保險、基金、小貸等行業牌照。
目前,財信集團是重慶農商銀行(601077.SH)第八大股東,也是華澳信托、銀灃股權投資基金的股東,財信投資集團系中墾租賃第三大股東。財信集團還曾是恒大人壽第二大股東。
此外,盧生舉還開啟“地產開發+生態環保”雙主業經營戰略布局,收購了重慶瀚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固廢產業鏈、水務一體化領域完成業務布局。
不過,近年來,“財信系”面臨諸多困境,如債務危機、司法糾紛等。面臨至暗時刻,盧生舉能否絕處逢生?
房產|樓市|企業|人物|項目
石頭侃房已入駐全媒體平臺
▇ 掃碼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