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說事兒:
剪不斷理還亂的鄰里糾紛
在永年區西陽城鄉北陽城村,李先生已被翻蓋老房一事困擾長達兩年之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兩年前,考慮到家中人口增多,居住空間愈發緊張,李先生便計劃將自家老房子翻建成兩層新房。 順利完成第一層建設后,當他準備加蓋第二層時,卻遭到房后鄰居的反對,鄰居以建房會影響他家采光為由,不讓李先生繼續施工。
李先生無奈地表示,為了維護鄰里之間的和睦關系,在建房之初,他特意將房子邊緣向前移了1.3米。可即便如此,這件事依然陷入僵局,遲遲無法推進。
永年區西陽城鄉人民政府楊鄉長:反映人剛開始翻蓋房屋時打地基,可能打了一層樓房的地基,當時鄰居就去問他了,他跟鄰居說你不同意,我不會蓋樓房的。
后來蓋了一層后他要接二層,鄰居不同意了,因附近都是平房,鄰居這戶父母年紀大了,也在他家住著,所以他擔心蓋二層樓后影響采光,給老人生活帶來不便。
一般農村要蓋房得征求周圍四鄰意見。關于此事,鄉里、村里給他們做過好幾次工作了,期間反映人找施工隊蓋房,雙方還因此發生過沖突,后來也調解開了。
當時我們做工作也建議雙方走訴訟程序,但反映人是老房子,時間很久了,沒有宅基地使用證明,他即使到法院起訴,法院也不受理。
下一步,我們會積極與法院溝通,看到底需要提供什么資料,法院調解或法院判決,他們雙方更容易接受一點。但在進入司法程序前,我們會盡量爭取通過我們協調來解決此事,讓雙方都心平氣和把此事解決了。
我們希望在鄉政府的積極協調下,雙方能夠摒棄前嫌,心平氣和地協商,讓困擾李先生許久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同樣,涉縣木井鄉東豆莊村村民聶先生也正在被鄰里糾紛問題煩心不已。
聶先生告訴記者,他家房后鄰居正在修整自家門前的道路。原本雙方約定好,只將路面拓寬二三十厘米,但實際施工時,鄰居卻在原有路面基礎上拓寬了約1.5米。聶先生對此憂心忡忡,他擔心一旦遇到下雨天,拓寬后的路面會導致排水不暢,給他家帶來安全隱患。另外,鄰居拓寬的這片路面,原本屬于他家宅基地,當初是出于鄰里出行方便的想法才預留出來的,如今鄰居這么做,明顯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木井鄉東豆莊村包村干部趙同志:山區地勢有高有低,房前和房后的根基有差別。后邊這戶想硬化道路,施工時他想把門前路稍微加寬一點,所以當時他就讓村兩委成員作為中間協調人與聶先生溝通。
因反映人常年不在家,于是就跟反映人哥哥姐姐現場說了此事,并且詢問了反映人意見,當時反映人也同意。
硬化完成后,反映人可能覺得拓寬的路面較寬,擔心雨季流水影響到他家房子。但當時溝通時是同意的,只不過當天雙方沒有簽字,當時協商的是給他留70厘米,后來反映人認為太窄,所以最后預留了80厘米,也沒說是拓寬20到30厘米 。
記者:他這樣修路的話,會不會對反映人家房子造成影響?
木井鄉東豆莊村包村干部趙同志:一般按照村規民約來說,房后會留50厘米空間用于流水,不會影響到房子。本來村里修路就都是兩邊寬,中間稍微低一點,雨水肯定是從中間走。
記者:有什么安全隱患嗎?
木井鄉東豆莊村包村干部趙同志:沒有安全隱患。
拓寬的道路是否真的侵占了聶先生家宅基地呢?木井鄉東豆莊村包村干部趙同志繼續作出回應。
木井鄉東豆莊村包村干部趙同志:反映人無法證明占的是他家宅基地,確實也不是他家宅基地,是村集體公共用地。
因此,對于鄉政府和村委會來說,我們沒有理由去拆除路面。如果反映人認為影響他們家了,出于鄰里和睦的考慮,我們會積極讓雙方面對面溝通,給反映人部分經濟補償,爭取讓雙方和諧相處。目前已讓村兩委干部跟他房后這戶去溝通了,看能否達成一致意見。
對此事,涉縣木井鄉人民政府申鄉長做出表態。
涉縣木井鄉申鄉長:我帶著包村領導,即主要負責管此事的趙副鄉長,我們看了現場,也與反映人聶先生聯系了,我們三方會盡快見面協商此事。雙方可能有些誤會,我們會積極協調,抓緊推進進度,想辦法把這件事化解了。
期待鄉村干部們的調解能夠成功化解這兩起糾紛,讓鄰里關系重現往日的和睦融洽。同時,也期望農村地區能夠進一步完善基層管理,盡量減少此類的鄰里糾紛,讓鄉村生活充滿和諧與美好。
(記者:白楊)
聯系我們 參與互動
1、FM106.8周一至周五早7點至7點40,撥打熱線電話:8508850選6參與互動
2、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中搜索“清晨熱線”與主持人實時互動
4、郵箱:hdqcr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