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后生仔女交流群
順德小資生活雜志
近日,女星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發肺炎不幸去世,引發社會對流感的廣泛關注。事實上,這波流感高峰季,香港累計死亡個案已錄得137例,創6年來最嚴峻紀錄。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昨(6日)出版最新一期《流感速遞》,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流感病毒陽性百分比為9.67%,略低于前一周錄得10.54%,但目前本港整體流感活躍程度維持在高水平,甲型H1流感仍然是主流。
流感速遞中提到,自今年1月初進入流感季計起截至2月5日,累計240宗嚴重流感個案,當中包括137宗死亡個案,全部是成人患者。其中65歲以上占123宗;50至64歲占10宗;18至49歲有4宗。在已掌握臨床資料的成人死亡個案中,大約有81%有慢性疾病。
上周(1月26日至2月1日),錄得55宗流感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嚴重個案,當中32人死亡。整體嚴重個案中,有44人未接種疫苗。
單計本周首4日(2月2日至5日),已錄得32宗嚴重成人個案,當中15人死亡。
兒童方面,由1月26日至2月5日,共錄得5宗兒童流感相關嚴重并發癥個案,他們主要感染甲型H1及H3病毒,并發嚴重肺炎、敗血癥、腦炎及休克。他們年齡由10個月至12歲,其中4人沒有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日前表示,參考以往監測數據,病毒活躍程度會在進入流感季節后持續攀升一段時間才到達頂峰,目前掌握的數據顯示流感活躍程度仍處于上升階段,預計流感季節將持續到3月至4月。
相信仍有很多小伙伴都不清楚流感與感冒有何不同?如何預防流感?如果不幸確診流感又該怎么辦?
什么是流感?流感跟感冒差在哪?
我們常聽說的流感,其實是一種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致病原為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有三大類型:甲型、乙型和丙型。甲型與乙型流感,占感染的大多數。多年來爆發的流感疫情,通常是與甲型病毒有關;而乙型病毒疫情往往是相隔幾年才發生。丙型流感感染導致的病情較為溫和,一般認為較少機會誘發疫情。
在香港,冬季(1月至3月)和夏季(7月至8月)流感最為常見。H3N2病毒和H1N1病毒(均為甲型流感病毒)疫情一直給社會帶來壓力和負擔;而乙型流感病毒仍有存在威脅。
和普通感冒不同,流感是傳染力強,常見癥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等。感染初期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普通感冒,但其實流感的危險性要高得多。部分感染者可能會因為病毒攻擊肺部、腦部或心臟,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癥,甚至喪命。此外,流感常伴有潛伏期,痊癒的時間也比感冒長,一般需要7到14天才能完全恢復。
如何預防流感?
?衛生防范:衛生是防范病毒的第一道關卡。勤洗手、雙手不碰眼口鼻、減少出入人潮眾多的室內場所、打噴嚏掩口鼻、時常量體溫、養成良好的作息與運動習慣、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保持室內環境通風、配戴口罩等,都是降低感染流感的重要措施。
?戴口罩:為降低感染風險,市民可戴口罩出門。在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市民可戴一般口罩或棉布口罩,減少吸入粉塵或將飛沫噴出;若有呼吸道癥狀或出入醫院,市民配戴醫用口罩才能避免自身吸入飛沫微粒。
?勤消毒:若家中已有流感患者,市民可使用消毒藥品、濃度70%的酒精或稀釋漂白水溶液,消毒室內環境表面,以減少家中其他成員接觸感染流感的機會。
?注射疫苗:衛生署建議,年齡為6個月以上的人士(即包括嬰兒)都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有較高風險受感染和并發癥影響的人士,包括長者、小童、孕婦、長期病患者等等。此外,疫苗接種建議安排在冬季流感季節前接種,原因是要讓身體有充分時間,提升免疫力,對抗流感病毒。接種疫苗后,身體約需兩星期產生抗體來預防流感病毒。
感染流感如何快速恢復?
多數流感患者可以自行痊癒,治療流感時,醫生會以退燒、止咳等支持性療法為主,并適時給予抗病毒藥劑。
想要盡早恢復健康,攝取足夠水分和營養、多休息是對抗流感病毒的不二法門。
來源:3hk.cn 官方微信:香港自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