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縣東沙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經舟山市人民政府批復同意,現根據有關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詳細內容如下:
1.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東沙鎮行政轄區范圍,東至岱東鎮界,南至高亭鎮界,西至岱西鎮界,北至岱衢洋,規劃范圍總面積24.02平方千米,包含3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分別為泥峙村、橋頭村、司基村、東沙社區和橋頭社區。
鎮區范圍包括建制鎮政府駐地的建成區和規劃城鎮建設用地集中分布區,涉及東沙社區、橋頭社區、橋頭村部分區域,面積207.12公頃。
2.規劃定位
落實上位規劃關于東沙鎮作為城鎮化優勢地區的主體功能定位。東沙鎮總體定位以“漁韻傳今東沙鎮、現代化富美海島”為愿景,著力打造以汽船配產業轉型為動力,先進制造業為導向,海島文化為特色,宜居宜業宜游的歷史文化名鎮。
3.規劃目標
到2025年,加快推進人文薈萃的海韻文旅融合示范區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的中心城區北部美麗城鎮。積極發展海島旅游,全域鄉村振興共富發展成效顯著,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更加協調,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清晰合理、優勢互補,為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美麗城鎮開好局、起好步。
到2035年,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歷史文化名鎮。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基本形成,主體功能區格局更加優化,功能分區更加合理高效,城鄉發展差距明顯縮小,資源利用更加集約,生態環境更加美麗,鎮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
到2050年,全面實現治理能力和管理體系的現代化,全面實現和諧永續綠色發展的國土空間保護格局,形成宜居宜業美好生活高品質區。
4.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
落實上級下達任務要求,到2035年,東沙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2.47公頃,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62.41公頃;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38.31公頃;城鎮開發邊界面積不超過497.14公頃(2022930啟用版)。
5.構建“一心兩軸、雙屏共生、三區聯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一心”:鎮域核心,集行政商業、商務等公共服務職能于一體。
“兩軸”:鄉鎮發展軸、濱海生態軸。
“雙屏共生”:東南部綠色山地生態屏障、北部藍色濱海生態屏障。
“三區聯動”:魅力古鎮區、綜合服務區、產業升級區。
6.綜合交通體系
構建鄉鎮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路網體系。
主干路規劃24-34米,次干路、主要支路8-20米。規劃沿公路兩側布置的建筑物,其后退國道不少于20米,后退省道不少于15米,后退縣道不少于10米,后退鄉道不少于5米。
7. 全域公共服務體系
因地制宜構建完善的全域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明確規劃范圍內城鎮和鄉村社區生活圈構建體系,城鎮社區明確15分鐘生活圈層級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規模和位置,鄉村社區明確鎮級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規模和位置,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均等化目標。
8.強化規劃傳導
以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作為指導和約束全區各級各類規劃編制實施的依據。傳導落實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任務和控制要求,強化“三線”的剛性管控作用。傳導落實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主體功能定位、約束性指標分解方案、規劃用途分區、空間控制線、重大項目和工程等要求。
9.規劃數據庫建設
依據鄉鎮級規劃數據庫建設標準和數據匯交要求,形成鄉鎮級規劃數據庫,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作為詳細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推進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等全過程數據化管理。
來源:東沙鎮
你可能還關注以下內容:
1、
2、
3、
4、
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