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科技巨頭扎堆入局AI眼鏡領域,市場迎來了蓬勃發展的轉折點。
2024年CES展會上,影目科技震撼發布了全球首款配備全彩MicroLED技術的AR眼鏡,引領潮流;與此同時,雷鳥創新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具備AI語音交互功能的旗艦產品X3,進一步豐富了市場選擇。
AI 眼鏡正以驚人的速度走進大眾視野和各行各業,從“技術demo”轉向“生產力工具”,成為科技領域的新熱點,但行業虛火猶存——消費級市場仍依賴補貼獲客,B端場景標準化方案缺失,2025年或成泡沫破裂臨界點。
巨頭混戰“百鏡大戰”爆發
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技術的不斷突破,為AI眼鏡提供了更先進的感應器和處理器,讓AI眼鏡能夠實現更高效的環境識別和數據處理能力,使得全球 AI 眼鏡賽道持續升溫。
在市場層面,消費級AI眼鏡與行業級AI眼鏡需求雙線爆發。IDC預計2025年全球AI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到1280萬副,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AI眼鏡市場2025年出貨量預計為280萬副,同比增長高達107%。
在資本層面,AI眼鏡市場展現出顯著的增長潛力和投資吸引力,投資熱度持續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下半年起共有14家AI眼鏡廠商或關鍵技術供應商在2024年拉到了融資,其中至少5家籌得了億元級別的大額融資。這些融資主要流向了AI眼鏡的整機制造、光學模組、現實交互等上下游廠商。
在企業層面,國內外眾多科技廠商紛紛布局AI眼鏡,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百鏡大戰”格局初現。
據了解,在國外,蘋果Vision Pro 2代量產在即,Meta聯手雷朋推千元級新品;在國內,影目、雷鳥、Rokid等企業正在展開激烈的競爭,而華為、小米、百度等科技巨頭也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
越來越多企業入局AI眼鏡領域加劇了市場競爭,也推動了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產品的不斷創新,一場激烈的 “百鏡大戰” 已然爆發。
影目科技撕開技術鐵幕
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影目科技憑借其技術突圍與場景深耕的雙重攻勢,成功在 AR 眼鏡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一來,影目科技高度重視技術研發,持續加大在AR顯示技術、光學設計、傳感器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等領域的投入,實現了技術突破。
硬核技術是第一競爭力,影目科技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提升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其INMO GO 2搭載了JBD蜂鳥Mini Ⅱ光引擎,采用了雙目單綠色 Micro LED + 衍射光波導的設計,實現了30°視場角,最高亮度2000nit,分辨率為640*480,讓畫面顯示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鮮艷。
二來,影目科技深耕多元應用場景,精準挖掘并把握各場景需求,有效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要,成功在市場中穩固了自身地位。
在C端,INMO AIR3具有觀影、導航、翻譯等豐富多樣的功能,可以覆蓋出行、商務、運動、影音娛樂等多個場景。在B端,影目科技與百度、芒果傳媒、成都廣播影視集團等頂級合作伙伴聯手,致力于打造覆蓋數字基礎設施和豐富內容生態的強大體系。
三來,資本的加持為影目科技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幫助其擴大在AR眼鏡市場的規模。據官方消息,影目科技已經拿到了4輪融資,包括經緯創投等市場化的基金以及摯文集團等產業投資。
更重要的是,影目科技注重產業鏈整合與協同發展,與上下游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產業鏈整合,影目科技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AR眼鏡產品。
影目科技的成功在于“技術-場景”閉環能力,但也面臨著市場多重挑戰,若無法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優化產品體驗、拓展應用場景并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建立長期的競爭力,或將陷入增長瓶頸。
雷鳥創新劈下價格屠刀
雷鳥創新力推V3、X3 Pro 等新品,無疑是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邁出的一次重要步伐。這兩款產品不僅展示了雷鳥創新在AI與AR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更體現了其通過生態整合與價格策略來穩固并提升市場地位的決心。
簡單來說,雷鳥創新想用“小米式打法”攪動行業格局。
一方面,雷鳥AI眼鏡的顯著亮點在于其價格優勢,憑借低價策略,雷鳥創新迅速在市場中樹立了品牌認知并贏得了良好的用戶口碑。在電商平臺搜索“分體式AR眼鏡”,發現價格大多在2000多元和3000多元,而雷鳥Air 3日常的價格在1699元,當遇上活動促銷時,價格進一步下調,來到了1499元。
2024年“雙11”期間,雷鳥創新斬獲京東、天貓平臺XR行業銷量第一,行業市占率高達42%。新品雷鳥Air3銷量獲XR行業單品銷量第一,雷鳥店鋪銷量環比2024年“618”增長220%。
另一方面,雷鳥通過與行業內外的合作伙伴建立戰略聯盟,整合各方資源,提升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競爭力。
技術方面,雷鳥創新通過與阿里通義等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將大模型技術與AI眼鏡硬件相結合,加速端側模型的落地。內容方面,雷鳥創新與閱文集團、芒果傳媒等內容方的合作,引入豐富的應用和內容。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雷鳥公司所采取的“低價換市場”策略雖然在短期內能夠迅速見效,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這種策略恐怕難以持續支撐其龐大的研發投入。如若雷鳥無法在硬件、AI方面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在內容生態上構建起堅實的護城河,或將重蹈智能手機行業“賠本賺吆喝”覆轍。
三重能力的終極較量
影目科技、雷鳥創新等行業佼佼者的激烈博弈,無形中促進AI眼鏡市場從小眾嘗鮮到大眾市場的快速轉變,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可以預測,2025年行業將迎來慘烈洗牌——技術不達標、資本儲備不足、生態單薄的企業將批量出局。
“百鏡大戰”本質是技術、資本、生態三重能力的終極較量。
首先,技術是核心競爭力,未來缺乏技術迭代能力的企業,終將被消費者拋棄。像影目科技推出全彩MicroLED AR眼鏡,雷鳥創新推出AI語音交互旗艦X3,這些技術創新確實幫助它們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而一些技術落后的企業可能逐漸被淘汰。
其次,AI眼鏡是典型的重資產賽道,資本實力直接決定企業生存周期。
例如:影目科技完成C輪融資5.8億元,估值突破50億元,雷鳥創新也獲得大額融資,資本的支持使得這些企業能夠持續投入研發和市場拓展。相反,一些中小廠商由于資金鏈斷裂,如Nreal裁員30%,MAD Gaze關閉中國業務。
再有,AI眼鏡的終極競爭是生態閉環的爭奪,需在內容、開發者、場景三方面構建壁壘。生態的構建則關系到產品的可持續發展,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完善的內容生態,能夠增加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
“百鏡大戰”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淘汰賽——技術不達標者死,資本不雄厚者死,生態不閉環者死。唯有將技術轉化為商業價值、用資本催化生態擴張、以生態反哺技術迭代的企業,才能在這場三重絞殺中幸存。勝利者必將屬于那些既懂硬科技、又擅軟實力的“全能型玩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