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段接觸網檢修工李江在作業現場。
近幾日,本市連續遭遇大風降溫天氣,昨日西北風4-5級,陣風7級,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天津地鐵的高架路段也迎來了春節后的嚴峻考驗。為了及時清理被大風刮進地鐵行車區間的異物,每間隔2.5小時,地鐵9號線的接觸網檢修工就要在車輛段和正線上巡查一次,正是有他們的護航,天津地鐵才能安全運行。
昨日凌晨4時40分,室外的氣溫-12℃,天津軌道交通運營集團津鐵供電公司的接觸網檢修工劉洋和張昌宇作為接觸網首班車添乘人員上線,他們要趕在首班車發出之前,對地鐵9號線全線進行一次巡視,如果發現接觸網上有異物,就要及時上報,后續安排人員處理。
“從2月5日我們接到大風預警開始,就啟動了《惡劣天氣(大風)現場處置方案》《大風天氣接觸網專業應急處置》,從平時的一天巡視兩次,加密到每間隔2.5小時巡視一次,包括行車正線和車輛段內。”9號線接觸網維修部檢修工區工長楊博介紹說,9號線的接觸網設備多架設在高架橋上,大風天氣容易造成塑料袋、戶外橫幅等異物進入行車區間,懸掛于接觸網上,可能導致接觸網出現刮弓等故障,影響列車運營。所以,大風天氣對戶外段接觸網來說是一場考驗。
一趟巡視得兩個多小時
“接觸網首班車添乘人員發現在新立出站上行100米有塑料袋掛在吊弦上,鋼管公司至軍糧城上行和下行,承力索上有白色塑料袋,共兩處。”從凌晨5時開始,9號線接觸網維修部的溝通群中,就不斷傳出各種信息,這都多虧了劉洋和張昌宇的巡視。作為跟車巡視人員,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在駕駛室里,跟隨著9號線列車一起前行,這份工作主要考驗的是眼力。“列車在行進過程中,接觸網都位于我們視線的左上方,所以目光要一直盯著這個位置。”張昌宇介紹說,他們一趟巡視下來,就是兩個多小時,眼睛都有點酸了。
“像這種大風天氣,刮進來的異物大多數是塑料袋,如果是一些小塑料袋,掛在承力索上還好,要是掛在了接觸線上就會影響行車安全。”劉洋表示,一旦塑料袋危及行車安全,他們會在第一時間聯系搶險人員使用異物處理器進行緊急處理,整個過程要在5分鐘內完成。
眼睛要一直盯著接觸網
與劉洋和張昌宇相比,在胡家園車輛段內巡視的張洪柱和李江更加辛苦,他們要冒著大風和嚴寒,在車輛段內步行巡視。昨日下午1時,記者趕到胡家園車輛段時,正好趕上他們要外出巡視。安全帽、手套、絕緣棉鞋,再加上防寒棉衣,一整套裝備穿戴整齊后,張洪柱和李江拿著異物處理器走進了巡視現場。呼嘯而來的冷風,讓人有些睜不開眼睛,張洪柱和李江慢慢向前走著,眼睛一直要盯著上方的接觸網。“昨天我們在巡視時,發現硬橫梁下方的接觸網上,有一個被大風刮進來的黑色塑料袋,上報后及時進行了清理。”拿著異物處理器的張洪柱演示著說,異物處理器是由兩根長約4米的絕緣桿組裝起來的,頂端有一個類似鐮刀的金屬頭,可以清理掉塑料袋、橫幅這種異物。
記者跟著他們在車輛段里走了一圈,大約用時40分鐘,其中有一段路趕上頂風,只能背過身子站一會兒,要不然真走不動,最大的感受是耳朵冷和眼睛吹得有些疼。“我們都習慣了。”李江表示。(文/攝 記者李文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