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珠藏藥李訪瑞:酥油花指尖上的信仰傳奇
塔爾寺酥油花是一種用酥油塑造藝術形象的獨特雕塑藝術。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西藏苯教時期,那時的酥油花只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貼花。相傳,公元 641 年,文成公主進藏,帶來了一尊釋迦牟尼 12 歲等身像,供奉于拉薩大昭寺。吐蕃人民懷著崇敬之心,用酥油做成花供奉在佛前,從此,酥油花便開啟了它作為禮佛珍品的傳奇之旅。1409 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大昭寺發起祈愿大法會,組織制作了大型立體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這門藝術傳入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并在這里生根發芽,相沿成習。
塔爾寺2024年供展花絮
到了清代,塔爾寺不僅有了專門的酥油花塑作機構,而且制作水平已經相當高超,聲名遠揚,不少史籍中都留下了對它的記載。西寧縣令靳昂在《塔爾寺觀燈二十四韻》中描繪道:“歲于上元日,摶五色酥油作佛像、樓閣、花鳥、蟲魚,炳耀陸離,備極工巧,曾累尋丈,矗若錦屏?!?民國時期,西寧文人基生蘭在《西寧府續志?志余》中也有更詳細的記述,稱酥油花年年花樣翻新,唯一不變的是左右較大的佛像,每年在上元節時,人們會搭建棚子,懸掛玻璃燈,陳列花架,上面的廟宇、宮殿、花卉、人物皆由酥油制成,色彩斑斕,惟妙惟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