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10日,沈陽大帥府傳來幾聲槍響,聲名赫赫的楊宇霆被張學良槍殺,張學良晚年回憶起來這些事,他說:“原本我這個人并不迷信,但殺楊宇霆時我卻不得不信了!”
楊宇霆是張作霖最器重和最信任的人之一,很多機要文件都會交給楊宇霆處理,理由很簡單,就是楊宇霆功勞大,能力強。
楊宇霆年少時就很有才,據說16歲就考中秀才。清政府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堂后,他順利考入奉天省立中學堂,之后前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深造。學成歸來的楊宇霆,憑借卓越的才能被張作霖看重,成為其身邊的得力助手,在奉系軍隊中逐漸嶄露頭角。
在當時極具影響力的“秦皇島劫械案”中,楊宇霆充分展現出過人的膽識與謀略。直系馮國璋向日本借款購置了大批武器,由日本人運往秦皇島。
楊宇霆提前獲悉消息,巧妙偽造文件,成功與日本人完成武器交接。這批武器落入張作霖軍中后,極大地增強了奉系軍的實力,奉系在軍閥中的地位也迅速提升。楊宇霆因這一功績,在東北軍中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深受張作霖的信任。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人暗殺,張學良繼任東北軍總司令。楊宇霆因早年跟隨張作霖,資歷深厚,一直將年少的張學良當作孩子看待,不僅從未稱呼張學良為司令,還在諸多事務上對張學良多有干涉,這讓張學良內心極為不滿。
張學良鑒于父親的遭遇,深知日本人的野心,決心抗日,并打算投靠國民黨,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共同對抗日本。但楊宇霆卻認為東北軍是他與張作霖一手打拼而來,主張保持獨立。兩人意見不合,矛盾逐漸加深。
真正激化矛盾的是楊父壽辰一事。楊宇霆為父親大擺宴席,張學良攜帶壽禮前往祝壽。當警衛員通報“總司令到”時,眾人反應冷淡;而一聲“楊督辦到”,卻讓在場的賓客紛紛起立迎接。原來,這些賓客大多是楊宇霆的老部下,對張學良缺乏尊重。
張學良怒火中燒,回到家中便大發雷霆,甚至向妻子于鳳至表示要殺掉楊宇霆。
于鳳至急忙勸解,張學良于是拿出一枚銀元,決定以拋銀元的方式決定楊宇霆的生死。結果連拋三次,銀元都是同一面朝上,張學良認為這是上天的旨意,最終以“阻撓國家統一”的罪名,派人將楊宇霆當場槍決。
對于拋銀元決定楊宇霆生死這件事,屬實巧合,三面都朝上的概率真的很小很小了,所以張學良才在晚年表示,在殺楊宇霆這件事上,他迷信了。認為這是上天讓他殺。
東北淪陷后,張學良來到西安,1936年西安事變后,以送蔣介石回南京表示忠心,結果被蔣介石軟禁長達幾十年。
后來去美國居住,生前多次表示想回來大陸,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張學良最終沒能回到大陸。2001年,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病逝,享年101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