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閻錫山,大部分人會立刻想到一個詞—“山西王”,1930年閻錫山連同馮玉祥而與蔣介石進行中原大戰,抗戰期間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然而他的家庭也是非常普通的。
閻錫山共有5個兒子,都是二夫人徐蘭森所生,大夫人徐竹青沒有生育能力,因此在1914年,30歲的閻錫山娶回14歲的小妾,新婚之夜,閻錫山開門見山說道:“我娶你就為了傳宗接代,你只管生孩子,我愛的人是夫人。”
1883年10月8日閻錫山出生于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一個以經商為主的小地主家庭,九歲入私塾,讀過《三字經》等啟蒙讀物與部分四書五經。
14歲輟學,隨父閻書堂(字子明)到五臺縣城內自家開設的吉慶長錢鋪學商,參與放債收息及金融投機。
1900年在一次投機中慘敗,負債兩千吊,父子二人被迫逃往太原躲債。金融投機雖然短暫,但卻為閻錫山后來進行政治活動積累了原始經驗。
1902年,在太原當店員的閻錫山,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學軍,1903年六月被官費保送到日本留學,入日本士官學校。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下,閻錫山于1905年10月加入同盟會,曾會見孫中山并參與制訂了同盟會的“南響北應”的戰略決策,即同盟會在“南部各省起義時,須在晉省遙應”,從此,閻錫山登上了政治舞臺。
15歲時,閻錫山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出身富商之家比自己大6歲的徐竹青,婚后兩年,閻錫山與父親做生意失敗,欠下巨額債務,跑回河邊村躲債,徐竹青不離不棄,與婆婆日夜做針線活維持生計。
熬過艱難歲月后,閻錫山的事業迎來轉機。1911年,他被提升為山西提督,日子愈發順遂。然而,夫妻倆人卻有一個遺憾,婚后多年卻因為徐竹青沒有生育能力始終沒能生下一兒半女。
無奈之下,閻錫山在1914年迎娶了14歲的姑娘徐蘭森,新婚之夜,閻錫山直言:“我娶你回來,只是為了傳宗接代,我最愛的還是我的夫人,將來你的孩子,管徐夫人叫媽媽,管你叫阿姨。”
而徐蘭森婚后也為閻錫山生下5個兒子,其中長子閻志恭,三子閻志信均在幼年咬著,次子閻志寬去世時年僅20余歲,四子閻志敏,五子眼志惠后來一直居住在美國。
但是徐蘭森卻英年早逝,1946年,48歲的徐蘭森病逝于太原,此后,陪伴閻錫山走完最后人生路的,還是他的原配夫人徐竹青。
1949年3月29日,國共雙方決定4月1日在北平舉行和談,在代表團啟程前夕,李宗仁特地召集閻錫山等人去南京,商討和談的問題。
4月20日,國共談判破裂的消息傳來,閻錫山拒絕了辭去當國防部長的要求,乘坐飛機來到臺灣。
晚年的閻錫山退居臺北,他帶著50多位搬到臺北的市郊青山居住,青山原來是日本人廢棄的茶園,一片荒蕪,山上的荒草長到了一人多高。
當地的老人都割草挑擔賣到造紙廠,日本人占領臺灣時,山上還有游擊隊,這里非常偏僻,交通不便,閻錫山租了這塊地,蓋了九間房子,以茅草為頂,竹片糊泥為墻,房子十分簡陋,而閻錫山在這里居住了十年。
外界都以為閻錫山是“山西王”,很有錢,但從到臺灣的情況來看,他的生活非常簡單,家庭也是非常普通的,而閻錫山和家人并不親近,他和徐竹青向來不住在一起,閻錫山只有星期六下午才和夫人見一面。
1960年5月20日,閻錫山因為氣喘嚴重逝世,曾經叱咤一時的“山西王”,就是這樣簡單地走完一生,4年后,徐竹青離世,享年88歲,兩人最終合葬在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