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外熱成像技術迅猛發展,作為一種非接觸式的溫度檢測和分析手段,通過捕捉物體表面散發的紅外線輻射并將其轉化為可視化的圖像,它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工業生產中,很多設備常采用低溫、高壓、高速運行,紅外熱像技術用于對此類設備進行檢查和監控,既可以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又可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排除隱患。同時,也可以借助紅外熱像技術進行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管理。
目前,已在醫療、公安、消防、考古、交通、農業、地質等諸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
熱成像技術的工作原理
熱成像技術是一種基于紅外輻射的成像技術,能夠捕捉物體表面散發的熱量(即紅外線輻射)并將其轉化為可視化的圖像。
熱成像技術的工作原理及關鍵步驟:
熱輻射:所有溫度高于絕對零度(-273.15°C, 0 K)的物體都會發出紅外輻射,溫度越高,輻射強度越大。紅外輻射的波長介于0.7微米到1000微米之間,熱成像通常使用8-14微米的遠紅外波段(大氣窗口區域)。
熱輻射的捕捉:熱成像設備配備的紅外探測器可以檢測不同波長的紅外輻射強度。常見的紅外探測器有兩種類型:
非制冷型探測器:利用熱電效應或電阻變化,通常用于便攜式熱成像設備。
制冷型探測器:需要低溫工作環境,靈敏度高,適合軍事、科學等高精度場景。
信號轉換:紅外探測器將捕獲的熱輻射信號轉化為電子信號,電子信號的強度與物體的溫度成正比。
信號處理:電子信號經過數字化處理,并通過偽彩色映射算法,將溫度數據映射為不同顏色或灰度值。常見顏色映射為:紅色表示高溫,藍色表示低溫。
圖像顯示:最終生成一幅反映物體表面溫度分布的熱圖,亮區或紅色區域表示高溫,暗區或藍色區域表示低溫。
熱成像技術的核心優勢在于其非接觸性、實時性和全天候工作能力,這使得它在多種復雜環境中具有獨特的應用價值。
熱成像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場景
在工業領域,熱成像技術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涵蓋了設備故障檢測與維護、產品質量檢測、安全監測、能源管理等多個方面。典型的應用場景如:
過熱檢測
紅外熱成像儀能夠檢測設備過熱或溫度分布不均的情況,從而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或損壞。例如,在電力設施、石油化工設施、機械制造設施等中,通過紅外熱像儀進行檢查和監測,可以有效地預防設備事故,提高生產效率。
·電力設施:紅外熱成像儀可用于檢測變壓器、輸電線路、開關柜等電力設備的溫度異常情況,預防設備故障和火災事故。
·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行業中,紅外熱成像儀可用于檢測管道、儲罐、反應器等設備的溫度分布情況,及時發現泄漏和腐蝕等問題。
·機械制造:在機械制造過程中,紅外熱成像儀可用于檢測機床、軸承、齒輪等部件的溫度變化情況,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和產品質量。
預防性維護
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工業企業可以定期對關鍵設備進行掃描,識別出潛在的熱點或溫度異常區域,從而提前安排維修或更換部件,避免設備故障導致的生產中斷和損失。紅外熱成像儀通過捕捉設備的熱輻射圖像,可以幫助工程師發現設備的潛在問題,并進行及時處理,降低維修成本和生產停機時間。
無損檢測
紅外熱成像儀可用于產品質量的無損檢測。通過檢測產品在不同溫度下的熱輻射特性,可以判斷產品的質量。例如,在塑料制品、電子元件、建筑材料等領域,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檢測出材料內部的缺陷或不一致性。這種方法具有非破壞性、快速且準確的優點,有助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
溫度分布分析
在制造過程中,產品的溫度分布對產品質量有重要影響。紅外熱成像儀可以實時顯示產品的溫度分布情況,幫助生產人員調整工藝參數,確保產品質量。通過實時監測溫度分布,企業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溫度問題,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火災預警
在易燃易爆的工業環境中,紅外熱成像儀可以實時監測溫度異常,及時發現火災隱患。一旦檢測到高溫點或火源,系統可以立即發出警報,提醒人員采取應急措施。紅外熱成像儀能夠在火災發生前及時預警,降低火災造成的損失和風險。
人員安全監測
在某些高溫或危險的工作環境中,紅外熱成像儀可以監測工作人員的身體溫度,預防中暑等職業健康問題。通過實時監測人員的體溫變化,企業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保障員工的安全和健康。
能效評估
紅外熱成像儀可以用于評估工業設備的能效。通過測量設備的熱損失和能量利用效率,企業可以制定節能降耗的策略,降低運營成本。例如,在建筑物和工業設施中,紅外熱成像儀可以檢測熱漏點,幫助改善保溫性能,減少能源浪費。
市場空間廣闊
隨著熱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拓展,熱成像產品的市場空間也在不斷擴大。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紅外熱像儀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2-2029年)》顯示,目前,我國紅外熱像儀行業處于發展期,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在經濟持續發展、國家國防現代化行業支持政策下,我國市場對于紅外熱成像行業需求日趨旺盛。根據Maxtech International預測,2023年,我國紅外熱像儀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00.60億美元,2020-2023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4.61%;其中,軍用紅外熱成像市場規模將達到59.47億美元,民用紅外熱成像市場規模將達到41.13億美元。
紅外熱像儀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探測到物體,且不受煙霧、粉塵等因素影響,可以全天候使用。同時,紅外熱像儀是通過被動的方式探測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相較于其他帶光源的主動成像系統更具有隱蔽性,因此紅外成像技術在軍事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在偵查、監視、制導等軍用領域進行廣泛應用;而民用型紅外熱成像儀則廣泛應用于工業檢測、消防警用、輔助駕駛、個人消費、醫療診斷、安全監控等領域。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支持該行業的發展。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安全防范視頻監控紅外熱成像設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設備及管道絕熱層表面熱損失現場測定紅外熱像法》等產業政策標準為紅外熱成像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技術方面,我國企業有望在高性能熱成像芯片、圖像處理算法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提高熱成像系統的性能和降低成本,進一步推動行業的發展。隨著探測器技術和信號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熱成像設備正變得更加小型化、智能化,應用前景也更加廣泛。
隨著熱成像系統市場的持續增長和技術進步的推動,熱成像系統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軍事、工業領域外,熱成像技術還將應用于更多新興領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環境保護等。這些新興領域將為熱成像技術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和挑戰。
結語
熱成像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非接觸測溫與成像手段,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熱成像技術將在未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工業現代化進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時也將會更加智能化、小型化、便攜化,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