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23天后,特朗普終于開始下場解決俄烏問題了!
2月12日據環球報消息,特朗普當天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一次電話會談。這是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俄最高層之間展開的首次對話,具有重要政治和外交意義。
美俄最高元首在這場持續將近90分鐘的談話中,除了談及俄烏沖突外,還針對中東、能源、美元以及AI等多個領域展開了深度對話。電話最后,特朗普和普京相互邀請彼此訪問自己的國家,并稱贊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會談。
在通話過后,俄烏和談程序也將正式啟動。但令人驚詫的是,俄羅斯在后續談判中卻不準備帶上中國、歐洲甚至是烏克蘭等任何一個國家地區,而是想展開一場與美國的直接談判。這不禁令人深思,普京的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這場美俄談判內容又涉及到什么?
美俄會談
12日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我們討論了烏克蘭問題,談到了美俄各自的優勢所謂,以及未來在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后將獲得的巨大利益。通話結束后,特朗普還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報了電話內容,并得知澤連斯基和普京的意見一致,希望能以和平方式解決本次沖突。
同日,澤連斯基在社交平臺發文表態:我與美國意見一致,正在想辦法阻止俄羅斯的繼續入侵,尋求確保持久和平的方法。同時雙方還討論了兩日后將在德國慕尼黑召開的安全會議,屆時澤連斯基或將與美國副總統萬斯進行商談。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表示:普京總統強調必須消除沖突的根本原因,并確定與特朗普保持聯系,探討進行雙方面對面會談的可能性。2月11日,俄羅斯釋放了扣押的美國公民福格爾,白宮將這項舉動評價為俄羅斯的積極信號,表示俄烏沖突正在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前總統拜登始終拒絕和俄高層領導進行直接接觸。而特朗普在去年11月總統選舉中,承諾勝選后將盡快結束俄烏戰爭,推動與俄羅斯的直接談判,如今來看特朗普顯然是開始兌現自己的承諾。
現在有種分析稱,特朗普是否會直接向俄烏施壓,要求雙方先凍結火力沖突再調解分歧呢?畢竟為了實現自己的“百日和平目標”,特朗普完全有可能像推動加沙停火一樣發動施壓。
但俄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對這項猜測直接進行了回應,表示俄方對無條件停火毫無興趣。同時澤連斯基也強調稱,必須先滿足烏方的停火條件,為我們提供安全保障,烏克蘭才會接受下一步的談判。
因此俄烏停戰目前的關鍵問題可謂十分清晰,就是美國能否通過進一步施壓,來迫使俄烏雙方同意開啟停火談判?2月9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沃爾茲表示,美國對烏克蘭的計劃是通過收回援助,來逼迫澤連斯基進行讓步。面對烏克蘭目前一窮二白的現狀,美國將通過與烏克蘭進行資源合作來收回成本。
從2022年開始,美國三番五次對烏克蘭進行撥款。2024年4月美國再度出臺法案,要對烏克蘭進行608億美元的軍事經濟援助。截止今年2月,據澤連斯基親口所述,烏克蘭一共收到760億美元的美國軍事援助,其中大多以武器為主。
2月3日特朗普向烏克蘭開出了新的援助要價,必須拿稀土來兌換援助。在烏克蘭深陷援助困境的當下,美國的缺席讓本就疲軟不堪的烏軍形勢變得更為艱難,烏克蘭想要打贏戰爭,美西方的持續援助是必不可少的。
而眼下烏克蘭唯一能吸引美國的家底,就只剩下地下礦藏資源。面對特朗普的步步施壓,烏克蘭眼看就要走到山窮水盡的一步,因此美國想讓澤連斯基屈服停火是極為簡單的。
至于俄羅斯,沃爾茲同樣給出了解決之策,那就是通過加大經濟制裁來迫使普京走到談判桌前。但問題是俄羅斯目前堅信自己掌握著戰場優勢,因此普京堅持要求烏克蘭立刻割讓其實際控制領土,這極有可能導致談判再度陷入僵局。
美聯社對此評價道:特朗普和普京的對華實則傳遞了一個新信號,即美國和俄羅斯很有可能直接繞開烏克蘭,達成戰爭結束協議。
既然俄羅斯方面不肯讓步,那么特朗普能否通過逼迫烏克蘭投降來結束這場戰爭?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無從知曉,只能從后續美俄雙方的會面談判中才能揭曉。
俄羅斯的打算
12日通話結束后,特朗普表示雙方目前已經達成協議,啟動各自的談判團隊。美國將派出國務卿魯比奧、中情局拉特克利夫等關鍵人物參與談判工作,特朗普和普京的首次會面地點將定在沙特阿拉伯,但目前仍未敲定具體時間。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俄羅斯在本次三方談判中,卻并不打算帶上中烏歐任何一個國家地區,而是想直接和特朗普展開一次單獨面對面會談。
因為在普京看來,雙方會談是效率最高的談判方式。普京自1999年起便在俄羅斯擔任重要領導人職務,如今在俄羅斯是一言九鼎、無人質疑,他能任意做出所有合理決策。
特朗普本次上位后,背后的共和黨不僅掌握了參議院,在眾議院中也占據諸多優勢,可謂是美國歷史以來最具權力的總統,基本也能做到呼風喚雨、言出法隨。
至于烏克蘭、歐洲、中國三方,在如今的普京看來,或許并沒有參與談判的必要性。首先是烏克蘭,雖然是直接參戰國,但在普京眼中卻是徹頭徹尾的戰敗國。身為戰敗國,自然沒有參與談判的權力,而是站在無人問津的角落任由發落。
歐洲對于普京來說更是不值一提,在歷時兩年的俄烏沖突中,歐洲從不敢光明正大的正式下場,而是暗地里源源不斷的為烏克蘭輸送物資彈藥,亦或者派遣雇傭兵參戰。一次俄烏戰爭,直接暴露了歐洲孱弱的軍工生產體系,甚至連基礎的155毫米炮彈都無法全力生產。
至于聯合國、中國等各類國家機構,雖然有足夠的實力能穩坐談判桌。但對于一門心思推動停火的普京而言,參與者越多就越容易出岔子,既然美俄雙方就能做到拍案定板,那便一動不如一靜,參與者越少越好。
普京的意思十分明了,那么澤連斯基的意見呢?2月4日澤連斯基對媒體公開表態,稱如果與普京談判是結束俄烏沖突的唯一選擇,那他愿意坐在談判桌前予以妥協。同時澤連斯基強調,談判方可以有俄烏,可以有美國和歐盟,但唯獨不能讓中國參與進來。
我們可以嘗試猜測澤連斯基的意圖,之所以不讓中國參與談判,或許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特殊合作關系,澤連斯基不愿看到中俄共同站隊的局面。第二是美俄烏不希望在談判中與中國有所沖突,以中國現有的影響力和能力,若是輕易得罪中國,后果只會極其嚴重。
第三是政治方面,俄烏停火談判是特朗普交代給澤連斯基的政治任務,澤連斯基也必須促成推動雙方停火。既然澤連斯基能從中立下大功,自然不希望中國還要從中攬功。但無論如何,我國面對俄烏沖突從始至終都希望雙方能和平解決,無論參不參與,停火休戰都是最好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