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南方健哥
在當今全球軍事格局中,戰斗機技術的發展與軍備貿易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近期,隨著六代機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國際航空軍備市場也呈現出了新的動態。俄羅斯積極向印度推銷蘇 - 57E,美國也不甘示弱,試圖將F - 35賣給印度,兩國在印度市場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2月10日,印度規模最大的航展——印度航空展在班加羅爾盛大開幕。此次航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因為俄羅斯的第五代隱形戰斗機蘇 - 57E與美國的F - 35戰斗機首次同時亮相,這標志著美俄兩國在印度防務市場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俄羅斯對此次航展極為重視,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負責人亞歷山大·米赫耶夫表示,莫斯科準備向合作伙伴提供先進的第五代多用途戰斗機蘇 - 57E。為了展示蘇 - 57E的卓越性能,俄羅斯功勛試飛員謝爾蓋·博格丹親自駕駛戰機進行了精彩絕倫的飛行表演。蘇 - 57E作為俄羅斯航空工業的頂尖之作,具備獨特的優勢。它是全球唯一一款在對抗西方防空系統的作戰環境中證明了其有效性的第五代戰機,能夠使用范圍廣泛的精確制導彈藥,并且雷達能見度低,不易被敵方探測系統發現。此外,俄羅斯還帶來了十多家主要防務公司,首次在印度展示先進的防空系統、飛機、直升機和航空發動機,試圖全方位展示其軍事技術實力,以贏得印度的青睞。
然而,美國空軍在航展開始前幾天卻取消了原定的F - 35A隱形戰斗機和升級版F - 16戰斗機的演示飛行。俄羅斯駐印度大使丹尼斯·阿利波夫暗示,這或許與蘇 - 57參加航展有關,他直言:“實際行動表明,我們的競爭對手還沒有做好公平競爭的準備。”雖然美國未能在航展上進行飛行演示,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放棄了對印度市場的爭奪。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莫迪會晤后明確表示:“我們也在為最終向印度提供F - 35隱形戰斗機鋪平道路。”美國還宣稱將向印度增加“數十億美元”的軍售,試圖以強大的政治承諾和經濟誘惑來打動印度。
俄羅斯大力推銷蘇 - 57E背后有著深刻的戰略考量和現實需求。長期以來,俄羅斯一直是印度在防務領域尤其是軍用飛機領域的主要合作伙伴,印度空軍多達60%的飛機來自俄羅斯,包括蘇 - 30戰機、米格 - 29戰機等。然而,近年來俄烏沖突的爆發,使俄羅斯的軍火出口受到了嚴重阻礙,印度也開始將目光投向西方。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急需鞏固與印度的軍事貿易關系,而蘇 - 57E的出口無疑是一個關鍵的突破口。
從俄羅斯自身的軍工產業發展來看,蘇 - 57雖然已經名義上量產,但俄羅斯空天軍的訂單量有限,一共僅76架。對于俄羅斯蘇霍伊集團來說,急需大量的外貿訂單來維持生產線的運轉和未來的發展。如果沒有足夠的訂單,蘇霍伊設計局甚至可能面臨連工資都發不出去的困境。而印度作為全球軍火市場的重要買家,每年能夠消耗全世界十分之一的軍火訂單,自然成為了俄羅斯最為看重的市場。
此外,俄羅斯還試圖通過向印度出口蘇 - 57E,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關系。在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中,俄羅斯需要在亞洲地區擁有可靠的伙伴,印度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通過軍事合作,俄羅斯可以增強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牽制美國及其盟友在該地區的擴張。
美國向印度推銷F - 35的目標同樣明確且復雜。首先,在中國武器裝備飛速發展的當下,中國空軍已經對印度空軍構成了絕對優勢。在美國的印太戰略中,印度被視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在美國的印太盟友中,日韓澳等國家都已經裝備了F - 35戰斗機,而印度的死對頭巴基斯坦也已經向中國采購了殲 - 35E型五代機。為了維持印太戰略的總體平衡,美國需要加強印度空軍的實力,使其能夠在地區軍事格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對中國形成一定的制衡。
其次打壓俄羅斯也是美國的重要戰略構想之一。俄羅斯對印度的軍事裝備出口占據了其對外武器裝備出口的半壁江山,可以說印度幾乎養活了俄羅斯整個軍工部門的一半。美國通過向印度推銷F - 35,試圖搶奪俄羅斯在印度的武器市場份額,削弱俄羅斯的軍工產業和經濟實力,進而在國際政治和軍事博弈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美國向印度出口F - 35還可以進一步加強與印度的政治和軍事聯系。通過軍售,美國可以將印度更深地納入其軍事同盟體系,在情報共享、軍事合作等方面獲得更多的利益,從而更好地實現其在亞洲地區的戰略目標。
對于印度而言,美俄兩國同時推銷五代機,既帶來了提升空軍實力的機遇,也讓其陷入了艱難的抉擇。
從印度空軍的現狀來看,其戰斗機中隊數量降至歷史低點,僅有31個現役中隊,遠低于原本設定的42個中隊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急需補充先進的戰斗機來提升空軍的作戰能力。五代機的出現無疑為印度提供了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機會,無論是F - 35還是蘇 - 57E,都具備先進的隱身性能、強大的作戰能力和先進的電子設備,能夠顯著提升印度空軍的實力。
然而,印度在選擇購買哪一款五代機時卻面臨著諸多復雜的因素。從技術性能上看,F - 35的電子設備和隱身技術相對更先進,其態勢感知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領先地位。以色列的F - 35甚至能夠直接轟炸俄羅斯在拉塔基亞的軍事基地,而基地內的俄軍S - 400防空導彈卻毫無反應,這充分展示了F - 35的強大作戰能力。但是,F - 35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其最高速度僅為1.6馬赫,飛行半徑為1379英里,在速度和作戰覆蓋范圍上相對有限。
相比之下,蘇 - 57E雖然在隱身性能方面略遜一籌,但其機動能力出色,速度可達2馬赫,飛行半徑更是達到3107英里,在推力和最大起飛重量上也具有一定優勢。而且,由于印度空軍長期使用俄制武器裝備,蘇 - 57E能夠更好地與印度現有的作戰指揮體系相融合,在后勤保障和維護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俄羅斯還提出可以在印度生產蘇 - 57戰斗機,并完全向印方轉讓技術,這對于印度提升本土航空制造能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除了技術性能和后勤保障等因素外,印度還需要考慮購買成本和政治因素。F - 35的采購成本高昂,不僅購買戰機本身需要花費巨額資金,后期的維修、保養、更新等費用也將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引進F - 35還需要印度更新其整個作戰指揮體系,這無疑將增加印度的財政負擔。而蘇 - 57E的價格相對較為親民,并且俄羅斯提出的技術轉讓和在印度本土生產的方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印度的采購成本,并促進印度本土航空工業的發展。
在政治方面,印度一直試圖在美俄之間保持平衡,以獲取最大的利益。購買美國的F - 35可能會使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倒向美國,從而影響其與俄羅斯的傳統關系。而購買俄羅斯的蘇 - 57E則可能會引起美國的不滿,對印度在其他領域的合作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印度還需要考慮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購買五代機對其周邊國家和地區軍事平衡的影響。
在美俄激烈爭奪印度五代機市場的背后,六代機的發展已經成為影響未來全球航空軍事格局的重要因素。2024年12月26日,東方大國成飛試飛了全球首架第六代戰斗機,這一消息震驚了全球,也標志著在第六代戰機這條全新賽道上,中國率先完成了關鍵性飛躍。
六代機相對于五代機擁有更強的隱身性能、態勢感知能力、動力系統和火力,并且搭載了高度智能化的系統,具備更強的協同作戰能力和自衛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戰爭的需求。隨著中國六代機的出現,一些正在研制六代機的國家,如美國、歐洲等,都將加快研制進程,并根據技術現狀和未來技術趨勢對項目進行調整。
對于印度來說,六代機的發展也使其在五代機采購問題上更加謹慎。美國媒體預測,我國六代機的服役時間可能會在2030年到2035年,而印度即使現在進口五代機,最終成軍的時間也得到2030年之后。這意味著印度裝備五代機后,可能仍然與中方的戰斗機存在代差,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其在地區空中力量對比中的劣勢地位。因此,印度可能更加傾向于跳過五代機,與其他國家聯合研發六代機,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印度戰斗機和周邊國家存在的代差問題。
然而,聯合研發六代機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投入,并且涉及到復雜的國際合作和利益分配問題。印度雖然在航空領域有一定的基礎,但與美俄等航空強國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需要在五代機采購和六代機研發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滿足當前空軍對先進戰斗機的需求,又要為未來的航空技術發展做好準備。
美俄在印度五代機市場的爭奪,不僅反映了兩國在軍事技術和軍備貿易領域的競爭,也體現了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而六代機的發展則為這場競爭增添了新的變數,使得未來全球航空軍事格局充滿了不確定性。對于印度來說,如何在美俄之間做出選擇,以及如何應對六代機時代的到來,將是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面臨的重要戰略問題。無論印度最終的決策如何,都將對南亞地區的軍事平衡和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