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們總是想方設法的提升游戲的體驗。硬件方面也是在這過程中不斷的升級。當然,硬件的巨頭們也都有自己的獨門招式以為玩家帶來更佳的體驗,如AMD的PBO技術,對應的英特爾推出的IPO(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更是一項專注于性能挖掘與體驗優化的技術方案。
英特爾推出IPO
在這2025年伊始,IPO的推出可以說是英特爾送出的免費福利,只要是我們的臺式機搭載了12代以及更新一代的酷睿處理器就都能通過這項名為IPO的技術帶來全方位的性能提升。
啥是IPO
對比PBO,IPO的原理是在合理穩定的范圍內對CPU以及平臺的關鍵參數進行調整,從而可以進一步激發硬件的潛力。針對游戲場景的線程調度優化更是出色。
IPO的優化層面
那IPO的優化有哪些呢?CPU的調優,內存優化以及供電壓力測試等。并且還可以將優化配置(profile)寫到BIOS,實現玩家輕松的調用優化方案。或者說IPO就優化層面可以分為硬件層面、BIOS層面、軟件生態層面:
硬件方面的優化主要體現在主板選型和內存顆粒的嚴選上。從而讓CPU的潛能進一步的發揮,為實現游戲性能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BIOS方面,無需用戶設置,版本最新的Windows 11 24H2與主板BIOS已包含前四項修復更新,可明顯的改善性能;并可將內存超頻預設直接寫入BIOS內部。這種一鍵調用的方式顯著降低了超頻的門檻,就算是不懂技術的玩家也可以輕松提升游戲性能。
還有就是軟件生態層面,首先是具有了英特爾官方性能調整的XTU和APO軟件可以調整倍頻性能,還具有沉浸式游戲的優化,讓CPU與GPU搭配更加合理,得到更好的體驗。
IPO與AMD PBO的區別
前面的內容中多次提到了AMD的PBO技術,就會有玩家疑惑IPO和PBO的差異到底有哪些?或者是想比比IPO和PBO哪個技術更具有優勢?
PBO的大致原理是一鍵提升功耗墻,利用小幅度超頻提升多核性能,但由于它只對CPU本身進行優化,提升手段比較單一,對單核性能和游戲幀數的提升都非常小。而英特爾的IPO對比PBO就更為全面,專注于性能挖掘和體驗優化的技術方案。不但可以提升多核性能,單核性能提升效果也非常顯著。
具體說來IPO 除了 CPU本身,還對 SoC的其余可超頻選項,內存,BIOS 設置都有專屬調優提升手段更多元,且intel IPO 付出較低成本提升內存性能,對游戲與應用性能提升非常明顯。
SoC性能優化
于此同時,IPO技術還帶來了SoC性能的優化,在P/E/R超頻、D2D通道超頻以及BIOS設置、電壓調整等方面為玩家提供更為極致的性能表現。
IPO實測數據
通過上述的內容,可以了解到IPO在使用中帶來的性能提升。這種提升的效果在接下的內容以實測的數據來展示。
測試以使用IPO前后的U7 265K做對比。
IPO優化前,內存的讀取速度是99444MB/s,寫入速度是87270MB/s,延遲為91.7ns;
IPO優化后可以看到明顯的數據變化:這時候的內存讀取速度為1282.24GB/s,寫入速度為116.9GB/s,延遲68.2ns。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優化后各數據分別提升29%、34%和32%,關鍵的延遲降幅達到25.6%。
再以CS2來看看優化前后的效果對比。
優化前CS2的平均幀率為438.5幀:
優化后為465.8幀:
由此可見優化前后的CS2中,平均幀率提升6.2%。
再以LOL來對比。優化前480.2幀:
優化后提升至579.1幀,LOL幀率提升20.6%;
潛力及成本
于此同時,無論是華碩、技嘉、微星這樣的傳統一線臺系大牌,還是七彩虹、銘瑄這樣的后起之秀本土品牌,都不約而同地在BIOS易用性方面下足了功夫,普遍開始引入AI智能超頻,一鍵釋放一大性能潛力。
若從成本方面考慮,IPO 后在性能對等前提下的成本優勢:
14600kf+8000C36+B760mgaming的主板,總成本是2700左右。
7800X3D單顆 CPU就 2700左右。
總結
在使用英特爾IPO技術后,可以感受到硬件的潛力被高效的激發。用戶無論在辦公還是游戲的時候都感受到穩定且高效的體驗,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未來該技術也必將更為完善。如此考慮,選購硬件的時候,支持IPO的硬件將是玩家的首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