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魔童”哪吒橫空出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徹底點燃了觀眾的熱血,如今,續作《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依舊好評如潮,票房更是一路走高。
(《哪吒2》海報,圖源官微,下同,侵刪)
截至2月13日,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哪吒之魔童鬧?!防塾嬈狈浚êA售)超100億,成為中國影史首部票房破100億元的電影,并成為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名,躋身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前三。
除了讓人驚嘆的視覺效果,電影中各個性格迥異的角色及其臺詞也被大家津津樂道。第一部《哪吒》上映時,就有媒體比喻哪吒就像是自閉癥兒童,只有勇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和約束,才能打破現實,融入社會。
到了第二部,影片中對于自閉癥等特需兒童來說,一些經典的臺詞也在某種意義上映射了對于他們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真實境遇與如何打破這種境遇,從而能夠真正感受電影里那些打動特需群體的情感力量和精神力量。
第一部里,哪吒因為“魔丸”的身份,被父母和師父禁錮在家里,被動地等待“天劫”的命運;第二部里,為了不暴露魔丸的身份,哪吒在開始也選擇隱藏。可是,躲藏并不能解決一切,“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唯有直面自己,直面世界,才有出路。
《哪吒之魔童鬧?!防锬倪缸呦蚋蟮氖澜绾蟀l現規則的不公,他說:“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無路可走,我才明白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strong>
而正是這句經典臺詞,也給了很多自閉癥兒童和家庭力量,讓他們能夠認識自己,勇于超越。
生活中,許多自閉癥兒童及他們的父母也曾有過逃避的時刻。內心的“病恥感”讓他們一再退讓、一再躲避,最終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自閉癥家庭面臨的困境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壓力,更多的是社會對自閉癥認知的缺乏和偏見。這些偏見像無形的墻,將自閉癥兒童及其家庭隔離在社會的邊緣。
然而,一味退縮無法解決問題。就像魯迅所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自閉癥家庭需要鼓起勇氣,直面社會的偏見和誤解。當退無可退時,唯有勇敢地站出來,才能為自閉癥兒童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接納。
許多自閉癥患兒的家長在掙扎中逐漸明白,治療自閉癥并非要將孩子的神經變得與正常人無異,而是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具備基本的社會性和自理能力。這一目標雖然艱難,但并非不可能實現,社會的包容和理解是自閉癥兒童融入社會的關鍵,而這種關鍵更重要的是需要自閉癥家庭本身來爭取的。
有很多父母說這個自閉癥治不好,只能放棄,大腦的疾病沒得治什么的。
你要是說非得把ASD孩子的神經直接變得跟另一個正常人一樣,那肯定沒得治。
問題是怎么去定義“治好”?
是成為“人”才叫治好?還是融入社會叫治好?很會說話成為人精叫治好?所以,我們要問一問,各位星爸星媽的期望值在哪里?
大部分ASD孩子的家長,期望值都是孩子能正常融入社會,可以自立。
而這一點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一位自閉癥患兒家長留言——
自閉癥干預的目的是融入社會不是讓他們正常,沒必要讓所有人都一樣,秉持著一定的社會性和自理能力就行,自閉癥就是大腦發育異常,目前就是一些外在行為干預做不到根除的,那是質的變化,正常人也有五花八門的性格,只不過他們更加特別,一個特殊的存在。能力再強,在交流、說話方式、處理問題上都會有一些不一樣。
導演餃子在接受采訪時:“妥協是很容易的,大家都會妥協,大部分聰明的人,碰一碰之后覺得疼,就會縮回來,但像哪吒和敖丙這樣的,還是會照自己的方向繼續碰下去,有點蠢蠢的,不太聰明,但大家喜歡的就是他們的這種精神,叛逆、執著、本真的少年氣?!?/p>
何況,前路并不孤單,各項保障特惠政策也一一落地,對于自閉癥等特需兒童來說,隨著各項保障特惠政策的落地,自閉癥等特需兒童逐漸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導演餃子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哪吒和敖丙的叛逆、執著和本真的少年氣,這正是自閉癥家庭所需要的勇氣和精神。哪吒面對困境不屈不撓,最終沖破偏見,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接納。自閉癥家庭同樣需要這種精神,勇敢地面對困境,沖破社會的偏見和誤解,為孩子爭取一個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會環境。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蝸牛世界觀(ID:wnsjg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