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顯
有一點經濟知識,很顯淺,一說就明,但很少人講,我認為很多經濟學家都沒想過這一點。
這一點就是:外資。
澳門的人均收入是66,835美元,世界排名第九。購買力平價則是134,140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在這世上,人均收入愈高的地方,通常物價也貴,就我所知,世界人均收入排名前20名的地方,沒有一個有如此高的購買力平價“折讓”,而且還是兩倍之多,簡直不可思議。
如果你去過“里澳門”,會發現當地的基本物價很便宜,人民活得平淡而滋潤,不過沒有什么錢,就是巨富,也闊不到哪里去,和其他同級城市可差得遠了。為什么呢?
話說澳門的主要收入,來自6個賭牌的賭場收入,但這6個賭牌,卻全是外資和港資,基本上,沒有一個是澳門人。
換個說法,澳門只是把土地“出租”了給外地人,他們收的只是“租金”,真正的大錢并沒有落到他們的身上。所收到的小錢,只能夠讓他們過滋潤但不奢華的生活。
這也即是說,澳門的高人均收入,只是一個虛幻的數字,不能反映澳門人的真實情況。
這并非特例,例如韓國,人均收入是33,393美元,購買力平價是56,706美元。如果你到過韓國,你會發現它的基建很殘破,人民生活水準不高,而且物價也不高,完全與其人均收入不相稱,韓國人甚至自稱其國為“鬼國”。為什么呢?
其實在二十多年前的金融風暴,韓國已被美資和日資入侵,狂買其資產,財閥諸如“三星”,大部分的股權都在外國人的手里,李在榕整個家族只持有二十多個巴仙的股份。
臺灣的情況也差不多,人均收入是32,687美元,購買力平價則是69,289美元。它的那些威震國際的晶片公司,股東幾乎全是外國基金,例如“臺積電”,其董事長張忠謀持有的股份微不足道,反而臺灣當局持有6.38%。
香港的情況稍好,但也好不了太多。我們的部分高消費其實是來自那些長住在香港的內地富豪,以前還有加密貨幣炒家,撐住了繁華假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