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華為的經歷大家都有所了解,遭遇到了美方的多輪制裁和打壓,陷入了無芯可用的艱難局面,導致手機業務直線下滑,營收受到重大影響,發展面臨巨大難題。
然而,華為不僅沒有屈服和妥協,反而變壓力為動力,從逆境中不斷突圍,既解決了芯片問題,又實現了更多國產突破,營收也再次回升,用實力證明制裁徹底失效了!
近日,華為董事長梁華發言時透露, 2024年全年銷售收入超過8600億人民幣,相比2023年的7042億元增長22.12%。這就意味著,華為被制裁后營收全面恢復了。
這個消息迅速引發了關注,恐怕連美方也沒有料到,華為短短幾年時間就能王者歸來。
從下邊的這張統計圖上的數據變化,能夠更直觀地了解近幾年華為營收的變化。2019年之前,華為的營收一直在穩步增長。也就在這一年,迎來了美方的制裁和打壓。
2019年5月,美方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之后又實施芯片禁令,不僅限制高通、英特爾等出貨5G等高端芯片,還讓臺積電、三星停止代工麒麟芯片。
芯片受限制,影響最大的就是華為手機業務。自那時,起華為只能依靠庫存芯片維持。
幸好當時還有個緩沖期,臺積電充分利用這個時間,積極協調其他客戶給華為騰出更多產能,加班加點生產了盡可能多的麒麟芯片,讓華為手機業務還能持續一段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美方從2019年開始發起制裁,但華為2019年營收依然保持大幅度增長,2020年增幅雖然明顯放緩,但依然實現小幅度增長,達到了8914億元。
不過,庫存的麒麟芯片終究有限,2021年開始華為營收就出現了明顯的大幅度下滑。
之后的2022年和2023年,華為營收都處在低位。因為這段時間,華為麒麟芯片基本歸零,只能購買高通4G驍龍芯片,通過發布4G系列手機,來繼續維持手機業務。
要知道,華為手機業務巔峰時期,一度成長為華為營收的主力,能夠貢獻一直以上的營收。當時的華為手機銷量增長非常猛,2019年全球銷量甚至達到驚人的2.4億臺。
直接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名,進入 2020年后,華為還一度超過三星登頂了第一名。
但由于美方制裁的持續加碼,華為不僅芯片受到限制,安卓系統更新和GMS服務也被谷歌斷供,導致海外手機市場份額直接歸零,還不得不將子品牌榮耀給剝離出去。
手機市場份額的直線下滑,大大影響了華為的整體營收,結果2021年營收下滑到了6368億元,同比減少了近30%,之后的兩年雖然小幅度增長,也沒多大的變化。
盡管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大到難以想象,但華為也沒有因此屈服和妥協,反而繼續擴大研發投入,默默地解決困難和問題,終于僅用三年多時間,就解決了麒麟芯片問題。
2023年8月底,華為Mate60發布低調上市,帶來了震撼全球的自研麒麟芯片回歸。
隨著麒麟芯片回歸,華為手機迅速引發熱銷,這也讓華為2023年的營收相比2022年明顯增長。進入2024年后,華為麒麟芯片兩次迭代,手機業務帶來了更多營收。
華為董事長梁華在說到2024年營收增長時,就特別提到了華為消費者業務重回增長。
當時,麒麟芯片回歸只是其中之一,華為還取得了其他多項成就,像鴻蒙系統國內市場超過了蘋果iOS,通信設備市場依然保持全球第一,智能汽車業務增長也很迅猛。
2024年華為營收能夠超過8600億元,說明華為營收基本實現全面恢復,相比2020年的8914億元也差不了多少了,保持現在增長趨勢的話,2025年將會再創新高。
對此,有外媒直接評價道,華為已經沖破層層封鎖,美方制裁徹底失效了!如今,華為手機業務不僅國內實現增長,還開始重回全球市場,接下就重回增長的快車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