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聯合書單,由全國人文社科領域優秀出版單位聯合發布,致力于推薦最優秀的人文社科圖書。我們每月發出一期書單,這是我們的第107期書單。
廣西師大出版社·新民說的《龍彥親王航海記》亦有入選本書單。
盼望熱愛人文社科書籍的讀者,持續關注我們。愿人文社科好書的養分,滋潤我們的心靈,繁盛我們的思想。
感謝本期書單評審團(音序):抱老師、蔡輝、林頤、蕭軼、壹碟
2024年12月 | 第107期
《保守主義:為傳統而戰》
[美] 埃德蒙·福西特 著
楊濤斌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9492
本書從19世紀談論至今,以美英法德為中心,生動講述了保守主義政治思想和實踐的發展與爭鳴。兩百年來,保守主義直面自由主義現代性并適應之,結果是,右翼贏得了長期的政治權力。然而,如今其內部對于究竟要捍衛哪些價值觀以及如何去捍衛紛爭不斷。它描繪了右翼的這樣一種傳統:既與對手作戰,也與自身作戰。
《穿行秘魯五千年》
王甲紅 著
萬有引力 | 廣東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74112
秘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會在同一座城市為滅絕種族的殖民者和推動國家獨立的解放者立像,會有一個廣場兩側分立著描繪殖民統治抗爭血腥歷史的浮雕與殖民者遺留的風格殊異的建筑群。在秘魯旅行,如同在亞、歐、美各文明的古今時空場景中穿梭,復雜的地形、多變的氣候與交錯的歷史,在這塊土地上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錯誤警報:氣候變化只是虛驚一場》
[丹麥]比約恩·隆伯格 著
馮諾 譯
漢唐陽光|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134237
《錯誤警報》基于詳實的統計數據和嚴謹的成本效益分析,揭示了當前各國的氣候政策不僅無法實現,更無法解決氣候問題,這些政策在靡費巨資的同時也加劇了世界范圍內的不平等。本書為解決全球變暖提供了一套明智而合理的方案,提倡在不阻礙發展與繁榮的前提下,大力減輕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實現全體人類的共同福祉。
《大卡車:公路貨運業與美國夢的幻滅》
[美]斯蒂夫·維斯利 著
孫五三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22843902
本書作者經過100多次深入訪談和歷時多年的系統觀察,并以卡車司機的職業身份投入貨運工作近半年。他用親身經歷與學術洞察,展示了卡車司機的勞動過程和真實的生活境況,對貨運業的工人權益問題進行了全面剖析,并探討了近幾十年來美國貨運業的變革如何影響長途卡車司機和他們所代表的“美國夢”。
《德意志與神圣羅馬帝國(第1卷):
從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到《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493~1648年)》
[英]喬基姆·惠利 著
李啟明 譯
甲骨文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22834382
從 1495~1500 年的偉大改革到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解體,《德意志與神圣羅馬帝國》書寫了德意志乃至歐洲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代。第一卷以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統治時期的改革開始,對農民戰爭和施馬爾卡爾登戰爭等,以及宗教改革后新教和天主教的發展進行了全新的解讀,最后以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
《俄國思想史:從啟蒙運動到馬克思主義》
[波蘭]安杰伊·瓦利茨基 著
劉文飛 譯
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75301169
本書全景式地介紹了從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到20世紀初共百余年的俄國思想發展的歷史。在18世紀和19世紀,作為一個群體的知識分子在俄國出現,他們對俄國命運、自身使命等問題進行追問,他們圍繞著傳統與現代、俄國與西方、民粹與馬克思主義等主要軸線進行了思考,呈現出俄國對西方思想的接受和駁斥的過程。
《分裂的共識》
[美]吉爾·萊波雷 著
邵旭東 孫芳 譯
博集天卷|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51065
美國歷史是一場大型的人類政治實踐,美國實踐基于三個理念: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人民主權。本書記錄了400多年來這場實踐中有關起因、進程、后果的問題。作者吉爾· 萊波雷用多元的視角還原逐漸破碎的美國夢的真實歷史,希望指引讀者找到這個國家的真諦,同時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美國的歷史與現狀。
《婦人楊氏之“復活”:十八世紀中國的法律與社會》
卜永堅 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3302659
本書通過一件司法案件再現了清代中期普通人在宏大的國家、嚴密的制度下如何生存,再現了十八世紀中國司法制度的優越:理性官僚組織之嚴密、文書系統、審訊程序、破案限期、法醫制度等等;但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刑訊始終是司法制度內的“標配”之一;法醫地位極低,其專業意見被官員隨心所欲地利用或扭曲。
《畫藝循譜:晚明的畫譜與消閑》
[美]樸鍾弼 著
江秋萌 譯
上海書畫出版社
ISBN:9787547933749
本書是西方學者全面深入研究中國書籍插圖物質文化與社會史的典范之作。柯律格、包華石、文以誠、巫鴻聯袂推薦。書中描述了晚明時期綜合性畫譜的出版如何適應大眾的文化品位與需求,并勾勒出畫譜作為一種形式,如何滿足與塑造日益增長的讀者的情感,又如何從流行文化的標志,轉變為陳陳相因的圖文。
《來自蘇格蘭的帝師:莊士敦爵士的生平與時代(1874—1938)》
[英]史奧娜·艾爾利 著
馬向紅 譯
東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25599
莊士敦爵士是一位杰出的漢學家,也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朋友和顧問,更是中英關系史上知名的人物之一,他的事業在20世紀中國留下了深刻烙印。全書向讀者展現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莊士敦,其一生之起伏曲折,盡在其中。通過對莊士敦和溥儀的故事的深入挖掘,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近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龍彥親王航海記:澀澤龍彥傳》
[日]礒崎純一 著
劉佳寧 譯
新民說|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67896
作為法國文學介紹人、翻譯家、小說家、散文家和選集作家,澀澤龍彥在日本文學史上留下了獨特的印記。本書作者礒崎純一作為澀澤作家生涯晚期的編輯之一,有機會與其接觸,亦因此收集到許多關于澀澤的一手資料。他通過大量信件、文章及相關人士的證詞,全景式還原澀澤龍彥這位傳奇作家的一生,細述鮮為人知的往事。
《母親的選擇:看不見的移民保姆與女性工作》
[美]伊麗莎白·卡明斯·穆尼奧斯 著
邵逸 譯
萬川|中國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85122
通過擠干臟污的拖把,移民保姆成就了美國白領母親的女性主義。但是,這種“出于愛的勞動”從公共領域中被抹除,一切被解讀為“個人的選擇”。作者通過移民保姆和美國白領母親的故事,呼吁社會重新審視和評價女性工作的價值,以及如何在不平等的全球體系中支持和尊重這些工作。
《凝視遠邦:1793年馬戛爾尼訪華使團的視覺文化》
陳珊珊 著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244107
1793年的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是中西關系發展歷史中最為關鍵的外交事件之一。本書作者聚焦于來華使團的圖像創作活動,通過梳理,作者指出,在18世紀的西歐社會環境影響下,從中國歸來的馬戛爾尼使團各成員實際上具備了一種多元的中國觀,這些觀念付諸文字與圖像,塑造了其后相當一段時間內西方社會對于中國的復雜認識。
《便宜貨:廉價商品與美國消費社會的形成》
[美] 溫迪·A.沃洛森 著
李兆天 譯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23608180
這本書探索了便宜貨如何征服美國人。自18世紀以來,各種便宜貨便逐漸滲入美國人的生活。在全球工業生產與貿易體系的驅動下,各種家居神器、贈品、禮品、收藏品、新奇玩意兒源源不斷地涌現,以各種真實或虛假的承諾,強勢改變了美國人的消費習慣、大眾心理乃至民族特性。
《時間停止了:父親的戰爭及其遺存》
[委]阿里亞娜·諾伊曼 著
子扉我 譯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41309
本書是一部史詩般的家庭回憶錄,跨越了近九十年的時間和大洋兩岸。作者以深情動人的方式講述了她父親在猶太大屠殺期間的生活,其回憶錄包含了曲折的情節、大膽的愛以及黑暗時期意想不到的幽默。無疑,關于猶太家庭在納粹時期幸存下來的記載令人興奮,但同樣重要的是,作者對回憶、身份和紀念進行了深刻而清晰的研究。
《西班牙內戰:秩序崩潰與激蕩的世界格局,1936-1939》
[英]休·托馬斯 著
郭建龍 李相程 朱瑩琳 譯
天喜文化 | 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79499
這是一本記錄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內戰全過程的史詩巨著。以佛朗哥為中心的國家主義與以左翼聯盟為核心的共和主義之間發生了激烈的對抗與顛覆。海明威等大批知識分子和作家棄筆從戎,加入國際縱隊,更為這場戰爭增添了傳奇色彩和理想主義熱情。戰爭隨著雙方勢力變化而不斷推進,最終走向一個極端結局。
《修復世界:保羅·法默博士與下一代醫生的對話》
[美]保羅·法默 著 [美]喬納森·韋格爾 編
張晶 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48483
19篇振奮人心的全球健康倡議演講,對醫療公平、醫學的未來與愿景、社會團結與正義等主題的深刻思考,通過這本演講集,我們將能夠在其輕盈又不失深刻的話語中,以一種全景式的視角輕松地了解他畢生為之奮斗的那些理念。他的事跡結合他的演講,將對年輕人起到莫大的示范和鼓舞作用。
《血與蜜之地——穿越巴爾干的旅程》
劉子超 著
文匯出版社
ISBN:9787549643295
繼《失落的衛星》后,劉子超最新硬核游記,從北到南,由冬入春 ,穿越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干半島。8個國家,23個城鎮,再度見證世界的細碎與廣闊。巴爾干變得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更像一個形容詞,充滿傷痛、掙扎、求索和希冀的復雜含義。歷史、語言、宗教、文字、民族恩怨,世界的秘密就藏在沿途的細節中。
《雅爾塔內幕》
[美] 愛德華·賴利·斯特蒂紐斯 著
章和言 張夢茹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5710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英蘇三大國舉行了雅爾塔會議。這是一次關于制定戰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問題的關鍵性首腦會議。三大國在會議上作出的戰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稱為“雅爾塔體系”,對戰后世界影響巨大。斯特蒂紐斯作為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全程參與會議,是重要決策人之一,本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史料價值。
《飲食的懷舊:上海的地域飲食文化與城市體驗》
[美] 馬克·斯維斯洛克 著
門泊舟 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95002
作者將上海這個美食天堂作為觀察中國人實踐都市生活、探尋地方身份、構建國家認同的田野。從最早記載上海物產的文獻,到當下匯聚在這座城市中的地方菜品和風味餐館,本書剖析了飲食何以成為中國人追憶過往、活在當下、想象未來的載體,中國人又如何通過對飲食的書寫和想象,與故土、城市、國家甚至世界建立起深刻的聯系。
《猶太古史 (上下冊)》
[古羅馬]約瑟夫 著
馮萬以文等 譯 金京來 校
上海三聯書店
ISBN:9787542661142
本書是第一世紀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最著名的作品。它填補了兩約之間四百年的史料,是了解古代以色列歷史和早期基督教不可或缺的資料。本書是其中譯本首次在國內出版。全書共二十卷。前十卷講說了希伯來圣經中的歷史事件;后十卷延續了圣經之外的猶太歷史,從亞歷山大時代直至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公元66—73年)。
《玉見故宮:國寶玉器里的中華》
徐琳 著
方尖碑|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75302784
玉,是中華文明特殊的標志物。故宮博物院擁有全世界最為完整、豐富的玉器收藏。本書按照時間線索,挑選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玉器,講述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的玉文化故事,以一部故宮玉器通史串聯起一部生動的中華文明史,以“玉器”作為切入點,展示未曾間斷、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
《在虛無時代:與馬克斯·韋伯共同思考》
[美]溫迪·布朗 著
李磊 譯
藝文志|上海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2190973
當人們甚至無法在最基本的事實問題上達成共識時,除了相互爭吵指責,還能怎么辦?普林斯頓知名政治教授,借助社會學大師馬克斯·韋伯最經典的兩篇演講《以學術為志業》和《以政治為志業》,看清現代社會的人為何永遠在爭吵、永遠無法達成共識,探討困擾現代人的社會撕裂與價值沖突難題。
《自戀與服從》
[奧] 伊索爾德·沙里姆 著
桂書杰 包向飛 譯
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ISBN:9787542687760
聚焦自戀,從經濟、社會、道德等維度,本書介紹從中世紀到近現代“自戀”逐漸取代權威、信仰成為我們服從對象的過程,結合各思想家斯賓諾莎、黑格爾、韋伯、弗洛伊德、福柯等人的論證,分析過度競爭、量化管理、自我規訓以及與他人的關系,看到自我陶醉的“我就是我”的矛盾之處,走出虛假田園詩,不錯過他人與周圍的世界。
《自由主義為何失敗》
[美]帕特里克·德尼恩 著
梁乃夫 林澤正 譯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57920
《自由主義為何失敗》是西方近年來反對自由主義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對于理解特朗普時代,理解當下西方世界的政治危機至關重要。作者認為,現代自由主義顛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將自由理解為自律與涵養公民美德的傳統,并催生了人與自然的敵對,這導致了傳統社會關系的瓦解,從而造成了當今美國政治的一系列亂象。
本期書單編輯 | 陳雯怡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期書單編輯特別推薦:
《人的消逝》
作者:熊培云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117633
人工智能正在打開潘多拉魔盒。事實上,每一次劃時代的技術浪潮,都粘滿了“盲目樂觀”的羽毛。原子彈雖然結束了二戰,但也形成了對人類存在的巨大威脅;互聯網雖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邊界,但越來越多的人反而經歷著時空坍縮;人工智能雖然使得機器變得越來越人類友好,但人類反而像是淪為了機器的附庸……
本書中,熊培云以原子彈為思緒的起點,進而延展到互聯網構建的新型文明,及至近年來欣欣向榮的人工智能,系統、廣闊地分享了自己近年來的思考。試圖在科技一往無前的當下,喚醒“人何以為人”的意識;唯愿科技與人文,各執半輪明月。
聯合推廣媒體
澎湃新聞·翻書黨 社會科學報 文匯讀書周報
當當讀書匯 上游新聞
世界歷史放映室 非虛構與寫作 高校人文界
藏書閣讀書會 西安讀書會
高見書單 北大博雅講壇APP
國家開放大學圖書館 青年史學家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
今日頭條 訊飛書城
人文學術社 邊疆社會科學
搜狐有好書 中國研究生
廣西廣播電視臺 《遇見好書》
好書探 《新晨》雜志
歡迎加入人文社科聯合書單聯合推廣媒體
共同分享好書資訊,請聯系rwsklhsd@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