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藥源遠流長的發展歷程中,藥材的選用始終是備受矚目的焦點。回溯往昔,藥王孫思邈堅決摒棄動物入藥,其醫者仁心令人敬仰。時至當下,秉持這一理念的醫者愈發眾多,他們積極選用動物藥的替代品,延續著對生命的尊重。伴隨科技的發展與醫學研究的深入,目前中醫藥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用藥模式,而是在保護動物與傳承創新之間探尋平衡。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健康中國、春雨醫生等平臺開展“共同構建野生動物友好醫藥”科普征文活動,征集到大量優秀作品,呈現醫生們對藥用野生動物保護的思考,在此感謝所有參與征文活動的醫生們用行動支持藥用動物的保護。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請前往
第一期征文:
第二期征文:
為大自然的
生命讓路
作者:許彥臣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
從古至今很多名醫大醫都提倡盡量不用或少用動物藥,比如古代名醫藥王孫思邈所著的《大醫精誠》被中西醫奉為醫德典范和行醫執業的基本準則。孫思邈提倡不用動物藥,“自古明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于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于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
動物都是有靈性的,少吃動物肉,抵制動物毛皮制品等,“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應多用植物藥代替動物藥。筆者中醫入門老師即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林曉峰教授講課時多次提到盡量不用動物藥,提倡道家、佛家的少殺生,多幫助別人,多做善事,奉獻愛心等,才是大醫之道。盡管少部分中醫名家喜用或擅用蟲類藥等動物藥,但大多數中醫包括我的幾位老師、導師還是考慮首選植物、礦物藥治病救人。
我本人受幾位老師和導師的影響,擅長用植物藥比如草根樹皮、莖葉花果、種子之類,還有礦物藥,至于較貴重或稀缺的動物藥,我極少用。比如一味動物藥刺猬皮,具有固精縮尿、收澀止血、化瘀止痛等功效,一般多用于遺精、遺尿、痔瘡出血、脫肛、胃脘疼痛、反胃吐食等。我基本都不用,不僅僅是因為我小時候養過刺猬,因為我深受大醫名醫盡量不殺生的諄諄教誨,在這里分享下我與刺猬的故事:
我與刺猬的淵源有個故事。小時候我在農村老家的樹林里抓過刺猬。有一天晚上我和妹妹晚飯后拿手電筒一下抓到兩只。可能這兩只是雌雄在一起覓食,離得很近,看到人湊到跟前,刺猬就縮成一團,像是拿渾身的刺自衛,但這是刺猬在人類面前的致命弱點。我們人類用手指或樹枝或別的夾子一下子就把刺猬拿起來放在籃子或筐子里,我就是拿樹枝夾起來把刺猬放在手提籃里拿回家飼養。拿磚頭臨時給搭圍欄,把刺猬放里面,再放一些青草、菜葉。
殊不知,刺猬不好喂,可能因為是野生雜食性動物,一只半夜逃跑,一只絕食而死。跟我小時候抓麻雀喂養一樣,麻雀性格更倔強,成年麻雀很難人工飼養,在籠子里基本都是絕食而亡。兩只刺猬一死一丟,讓我無比失落,此后從未再抓過刺猬。最近十幾年農村的樹林都很少有,野生刺猬更是非常罕見。
不用動物藥,面對病人如何選藥呢?刺猬皮的功效固精縮尿常可用《神農本草經》或《別錄》里記載的金櫻子、芡實、山藥、益智仁等藥食同源、無毒的上品藥來替代;至于收澀止血、化瘀止痛等功效,一般多用茜草、花蕊石、蒲黃、三七、白芨、元胡索等植物、礦物藥代替,五靈脂一般是人工飼養的鼯鼠糞便,也可選用;其次,跟動物相關的牡蠣、烏賊骨(海螵蛸)、瓦楞子、珍珠母等也可選用,這些基本都是人類常食用的海產品附屬物。根據《神農本草經》或《名醫別錄》等里的記載,刺猬皮治療痔瘡、便血、腹痛,疝積等,現代中西醫有太多的方法手段來治療此類疾病:諸如多種中西藥制劑、內服、坐浴、熏洗、外涂、手術等,就是中醫選藥植物藥、礦物藥等大都可解決問題。其他動物制品藥物均可替換成植物藥、礦物藥等,不用動物藥同樣達到患者滿意的療效,條條大路通羅馬。
參考資料
1. 醫古文
2.《神農本草經》
3.《別錄》
4. 中藥學
5. 中醫百科(zhongyibaike.com)網站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國際性動物保護組織。總部位于英國倫敦,在12個國家設有辦公室。協會長期致力于動物保護工作,活躍于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協會擁有聯合國全面咨商地位,在動物福利科學研究和實踐方面發揮全球引領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