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來,雙匯在萬隆的引領下,于商業世界中闖出了一片廣闊天地,其發展歷程堪稱一部傳奇史詩。
回顧往昔,1984年的漯河肉聯廠深陷泥沼,萬隆接手后迅速做出一系列變革舉措。他深知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打破陳規舊制。于是,他在企業內部推行一系列人事與薪酬改革,打破了不合理的工資分配模式,摒棄了束縛員工積極性的鐵飯碗和鐵交椅,同時積極應對豬源不足問題,通過上浮收購價格吸引貨源,成功讓企業在當年扭虧為盈,這一系列動作猶如一場及時雨,為雙匯的后續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當時間來到1985年,國內屠宰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萬隆高瞻遠矚,果斷決定避開國內激烈的競爭,將目光聚焦海外市場。在資金極為緊張的情況下,他毅然投資對分割肉車間進行技術升級改造,這一冒險之舉最終獲得回報,雙匯產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開啟了外貿出口的輝煌篇章,也為雙匯樹立了國際化的視野與格局。
1992年成為雙匯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節點。面對出口業務的困境以及資金的短缺,萬隆敏銳地捕捉到國內火腿腸市場的巨大商機。他傾盡企業資源,引進10條先進的火腿腸生產線,“雙匯”火腿腸一經推出便迅速走紅,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躋身國內同行業前三強。此后,雙匯通過與眾多外商合資合作,不斷擴充生產線,提升產能,逐步在火腿腸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產銷量長期領跑全國。
而在1999年,已在火腿腸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雙匯,在萬隆的帶領下開啟了新的征程——進軍冷鮮肉市場。萬隆率先引入國內首條冷鮮肉生產線,并打造了完善的冷鏈體系,這一創新舉措顛覆了傳統的豬肉銷售模式。雙匯在全國布局多個屠宰加工廠和連鎖銷售門店,大力推進“六大區域發展戰略”,建立起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及配套產業,使雙匯在肉類加工行業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得到進一步擴大。
雙匯在萬隆的精心謀劃與強力推動下,四十年間從一個內陸小城的肉聯廠逐步成長為世界500強企業,其發展軌跡見證了中國商業的崛起與壯大,也為眾多企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成功范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