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后,仍是銀行業專注于旺季營銷“開門紅”的重要時期,延續年前緊鑼密鼓的營銷,爭先恐后完成考核指標,各銀行的步子不會慢下來。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資產規模突破3.3萬億元的浙商銀行迎來“當頭一棒”,1月末,其上海分行因多個業務領域違法違規被罰1680萬元。
作為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浙商銀行近幾年來一直強調金融向善、善本金融的發展理念,但在現實發展軌跡上,一邊是業績增速放緩、資產質量承壓,另一邊是高管頻繁變動、合規問題頻出,難言向善而行。
01 時隔一年多,再領千萬級罰單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浙商銀行上海分行的具體違法違規行為包括:
小微企業劃型不準確、信貸業務不規范經營、資產池業務未納入統一授信管理、跨境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貸款需求測算不到位、虛增存貸款、信用卡業務不審慎、票據業務貿易背景審查不嚴、同業存款計入一般性存款、貿易融資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開立保函、未按規定對質押資產確權登記、委托貸款委托人不合規、員工異常行為管理不到位。
與此同時,該行多名相關責任人也被監管“點名”。
薛亮(時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對虛增存貸款、信用卡業務不審慎負有責任,馬俊峰(歷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授信審批部總經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對違規收取融資安排費或跨境服務費、通過拆分規避授信審批負有責任,胡嘉波(時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跨境金融部總經理)對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開立保函負有責任,均受到警告并被罰款6萬元。
朱青(時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徐匯支行行長)、陳致陽(時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周進(時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奉賢支行行長)三人對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負有責任,均受到警告并被罰款5萬元。
趙慧晶(時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對員工異常行為管理不到位負有責任,受到警告。
事實上,這不是浙商銀行收到的首張“千萬級”罰單,2023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同樣是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因采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被罰沒合計1734萬元。同時,包括時任浙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副行長在內的13名責任人被罰,其中時任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原行長顧清良還被終身禁業。
僅相隔一年多時間,就再次收到千萬級罰單,對于浙商銀行來說,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不止如此,就在千萬罰單公布的同時,浙商銀行重慶分行也收到一張“百萬級”罰單。重慶金融監管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浙商銀行重慶分行因變相“存貸掛鉤”增加企業融資成本,貸款“三查”不到位,績效考核不符合監管要求、設置不合理存款考核要求,未將貼現業務納入統一授信管理,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監管責令改正并罰款170萬元。
另據天眼查,柒財經不完全統計,2024年,浙商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累計收到監管罰單近30張,合計罰沒金額超過1100萬元,其中不乏百萬級罰單。如泰州分行因項目貸款貸前調查、貸后管理不到位被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合計302.5萬元。
02 高層動蕩頻繁,多名前高管被查
接連受罰的同時,浙商銀行高層變動也比較頻繁,且有多名原高管被查。
最新的消息是在去年年底傳出。有媒體曝出,浙商銀行原副行長劉龍失聯。劉龍在2023年4月以“個人職業規劃安排”為由,辭去了浙商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的職務。彼時距離浙商銀行原董事長沈仁康因涉嫌嚴重違紀被查的消息才不過兩個月的時間。2022年1月,沈仁康在距離退休年齡還有一年時,突然宣布辭職。
去年8月,浙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執行董事、行長張榮森因個人原因辭職。而這距其連任行長前后間隔還不到10天。
再往前,2021年9月,浙商銀行原副行長、黨委委員張長弓傳出被調查的消息。而據了解,沈仁康、劉龍、張長弓,幾乎都是同一時間來到浙商銀行工作。
浙商銀行高管被查的還有:
2020年10月,該行資本市場部原副總經理鄒建旭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同在2020年10月,浙商銀行原上海分行行長顧清良因受賄1242萬元,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
前述原上海分行行長顧清良一審被判犯受賄罪,賄賂款物共折合人民幣1242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50萬元。
更早前,劉龍的前任,浙商銀行原董事會秘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張淑卿利用職務便利,以假借營銷費用名義、使用虛假發票虛列開支等手段,騙取、侵吞公共財物共計1479萬余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
不斷的高層人事震蕩,讓浙商銀行時常處在風口浪尖。
03 增速下滑,業績穩定性差
而頻繁的內控問題以及高管的頻頻變動,也勢必會影響到浙商銀行業績的穩定性。
浙商銀行2024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收524.91億元,同比增長5.64%;實現歸母凈利潤129.05億元,同比增長1.19%。
而拉長時間線看,2023年前三季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收496.90億元,同比增長4.13%;實現歸母凈利潤127.53億元,同比增長10.54%;
2022年前三季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收477.17億元,同比增長18.06%;實現歸母凈利潤115.37億元,同比增長9.07%;
2021年前三季度,浙商銀行營收為404.16億元??,同比增長14.69%?,實現歸母?凈利潤?105.78億元,同比增長4.28%。
從中可以看出,近幾年浙商銀行的營收和凈利增速均不穩定,而去年前三季的歸母凈利潤的增速,是近四年來同期最低。
而且具體到2024年第三季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收172.12億元,同比增長4.55%;實現歸母凈利潤49.06億元,同比下降2.08%。對比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352.79億元,同比增長6.18%;實現歸母凈利潤79.99億元,同比增長3.31%的業績,不僅增速放緩,而且增收不贈利。?
拆解前三季度營收來看,報告期內,浙商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355.87億元,同比減少3.62億元,下降1.01%;凈利息收益率為1.80%,同比下降0.30個百分點;非利息凈收入169.04億元,同比增加31.63億元,增長23.02%。
資產質量上,浙商銀行不良貸款率近幾年不斷走低,從2021年的1.53%的降至去年前三季的1.43%。不過,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卻比2023年末增加了13.67億元,達到259.6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2024年前三季度,浙商銀行信用減值損失也創下了歷史同期新高,達到215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其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卻較2023年同期的183%下降了8個百分點,為175%。
另外,逾期貸款方面,雖然在三季報中未披露,但該行半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該行逾期貸款余額391.1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3.27億元,增幅為40.77%,關注貸款397.8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7.03億元,關注貸款率高達2.21%。
所以,能否從這場合規與經營的雙重壓力中涅槃,對于浙商銀行而言,是個不小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