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南昌起義后,朱克靖就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而因為戰況緊急,大家也幾乎都認為朱克靖已經犧牲。
但誰也沒想到,10年后,朱克靖竟然來到了新四軍的總部,向軍長葉挺提出了繼續革命的想法。
他的歸來固然讓葉挺十分高興,但對于革命這件事,葉挺卻有些糾結。
如今,朱克靖回來,組織應該給他什么樣的職務,若是定職太高,難免會遭人非議,可若是太低,又會寒了朱克靖的心。
那么,后來葉挺究竟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呢?
黨員朱克靖
憶往昔崢嶸歲月,數不盡的英豪為了新中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而朱克靖也正是這樣一個人。
朱克靖于1895年出生,作為上個世紀的人,當時的他還處于清政府的統治之中。
國內民不聊生,國外又有著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作為一名普通的小老百姓,朱克靖兒時的經歷可謂是苦難重重,但如此種種生活上的壓力,卻沒有擊垮他的斗志,反倒是讓他樹立了改變生活的偉大志向。
在其他人都為了生計奔波的時候,朱克靖卻堅持了學習的習慣,最終憑借他出人的天賦和努力,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
在這里,他接受到了優秀的馬克思主義列寧思想,而這些也成為了后來武裝自己的堅實思想武器。
1922年,多年的學習已讓朱克靖的思想覺悟達到了新的高峰,在優秀的我黨同志的引薦下,朱克靖也就勢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共產黨員。
要知道,這時的共產黨才剛剛成立一年,隔年就加入的朱克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老資歷了。
在加入黨內之后,朱克靖也未忘卻自己的任務,無論是組織上交給他什么樣的工作,他都總是能夠出色的完成。
南昌起義
1927年時,朱克靖已經身擔重任,在江西省政府擔任秘書長一職,不過,除去這層身份外,朱克靖同時也是第九軍黨代表之一。
南昌起義爆發前,部隊聯系上了朱克靖,希望他從中給予幫助。
對于這危險重重的任務,朱克靖幾乎是想都沒想就,直接答應了下來。
為了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朱克靖利用自己秘書長的身份找到了第三軍的官兵,隨即又向其闡述了紅軍的革命思想。
多年的相處,這些第三軍的官兵們也對朱克靖十分信任,而他口中所描繪的那個幸福世界,也讓所有的官軍都浮想聯翩。
最終,在朱克靖的努力下,第三軍接受了起義計劃,成為了南昌起義的取勝關鍵。
與此同時,在政治層面,朱克靖也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例如朱德、方志敏這些我黨關鍵人物,都在朱克靖的安排之下進入了江西省政府擔任關鍵職務,這才保證了后續南昌起義過程中我軍的行駛路線暢通無阻。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順勢爆發,由于此次起義事發突然,又沒有走漏一點風聲,所以,駐守在南昌城中的國民黨根本沒有準備,諸多城市重要建設均被輕而易舉的攻破。
這是我軍打響的第一槍,但遠遠不是最后一槍,不過當時的國民黨手握著三軍優勢,我黨領導也知道無法與其正面抵抗。
所以,在南昌起義爆發之后,組織便立刻將部隊進行了轉移,而朱克靖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和大部隊失散的。
戰場上瞬息萬變,雖然朱克靖也得知了部隊轉移的計劃,可當他跟隨部隊撤離時,卻不幸遭到了國民黨的圍攻。
在這場遭遇戰中,一個個戰士為了保護朱克靖,倒在了他的面前。
最終,只有朱克靖一人逃了出來,而更雪上加霜的是,等到他再想去找大部隊的時候,哪還能夠看到戰友們的身影。
隱姓埋名
迫于無奈,朱克靖只好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而這一躲就是整整10年。
期間,朱克靖一直在找尋著隊伍的蹤跡,希望繼續投身于革命,除此之外,國民黨的追殺也成為了他的家常便飯。
1934年,朱克靖帶著全家逃到了桂林,而也就是在這時,他被桂系的將領白崇禧所發現。
在看出朱克靖的身份之后,白崇禧并沒有聲張,反倒是對其許下了高官厚祿,邀請其加入自己的隊伍。
不過,他卻輕視了朱克靖的革命決心,對于這些身外之物,朱克靖毅然決然的表示拒絕,絲毫不畏懼白崇禧的淫威。
出于警惕,事發后,他還是立刻帶著全家人逃出了桂林,以躲避白崇禧的追殺。
在后來的四年時間里,朱克靖不斷的更換姓名,因為這些種種因素,有許多次他都不幸的與我黨失之交臂。
這10年對于朱克靖來說極為難熬,但幸運的是,1937年,朱克靖終于從報紙上得知了新四軍的消息。
這時,國共兩黨在表面上已經開啟合作,而新四軍的存在也給了朱克靖再次投身革命的希望。
于是乎,他馬不停蹄的趕往葉挺所在的司令部,并在這里成功的見到了對方。
不過,相比較于朱克靖的激動來說,葉挺在激動的同時又有些“不知所措”。
畢竟這十年來,大家伙都認為朱克靖早已犧牲,如今朱克靖再度歸來,對于葉挺來說,絕對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但在聽到朱克靖繼續想要革命的時候,葉挺卻不知該給他安排什么樣的職務。
畢竟,朱克靖入黨時間比自己還要早,若是讓他從零開始,難免會寒了戰士們的心,可若是給他太高的職務,其他戰士們恐怕也難以信服。
綜合考慮之下,葉挺將政治部顧問一職交給了他。
這是朱克靖的老本行,而他當初在南昌起義時的壯舉也令在場眾人十分信服,所以這個職位絕對能夠一碗水端平。
結語:
而在后來的時間中,朱克靖沒有辜負葉挺的希望,他利用自己個人影響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戰士們加入新四軍,同時也為新中國成立奠定了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