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科技愛好者還在為“Grok-3與DeepSeek孰強孰弱”爭論不休時,馬斯克卻以一場出人意料的戰(zhàn)略轉向引爆了AI戰(zhàn)場——他公開宣稱xAI的終極對手并非OpenAI或中國新秀,而是手握YouTube數據金礦的Google。
這一判斷并非空穴來風:Grok-3在Chatbot Arena的盲測中橫掃全部測評類別登頂,成為該平臺首個達成“全冠王”的模型。人類評估者在不知情狀態(tài)下給出的客觀評分,似乎印證了馬斯克的底氣。
正當輿論沸騰之際,X平臺上一則深度分析文章悄然走紅。這篇被馬斯克親自點贊的長文,揭示了AI競賽底層邏輯的劇變——從算力堆砌轉向數據壟斷的暗戰(zhàn),從模型參數的軍備競賽到真實世界交互的生死時速。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全文內容】
2022 年夏至 2024 年春,OpenAI 憑借 GPT-4 在 AI 領域一騎絕塵,直到 Google 和 Anthropic 迎頭趕上。這段長達七個季度的領先,源于其率先押注傳統(tǒng)算力擴展策略進行模型預訓練。
當 OpenAI 推出基于 o1 的推理模型時,優(yōu)勢僅維持了數月。如今行業(yè)格局已變:DeepSeek、Google 和 xAI 與 OpenAI 勢均力敵,甚至 xAI 可能暫居榜首。由于 Google 和 xAI 的基礎模型更優(yōu),超越 OpenAI 的下一代模型 o3 或許只是時間問題——這也迫使 OpenAI 急需推出 GPT-5 作為下一代"o5"推理模型的基石。
OpenAI 首席執(zhí)行官 Sam 承認未來領先優(yōu)勢將收窄,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更是直言"模型能力獨步天下的黃金時代正在終結"。這種判斷或許解釋了微軟的最新動作: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微軟決定不參與 OpenAI 1600 億美元的預訓練投資,轉而通過提供推理服務獲利。
數據正成為核心競爭力。Google 擁有 YouTube 的海量視頻數據,xAI 背靠 X(原 Twitter)的實時社交信息,Meta 若能提升模型能力,其 Instagram 和 Facebook 的社交數據也將成為王牌。正如風投家 Eric Vishria 反復強調的——沒有獨特數據支撐的尖端模型,其價值衰減速度堪比雪崩。
微軟的戰(zhàn)略轉向印證了這個趨勢:叫停天價預訓練投資、縮減數據中心建設規(guī)模、公開表態(tài)"租賃優(yōu)于自建",這些決策或將改寫行業(yè)規(guī)則。未來微軟甚至可能用開源模型驅動 CoPilot,畢竟對于需要 YouTube、特斯拉視覺數據等獨特資源的超級模型而言,通用預訓練的投資回報率正在縮水。
編者注:據The Information報道,OpenAI正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大幅調整其計算資源供應結構,逐步減少對微軟云服務的依賴,轉而與軟銀支持的Stargate數據中心建立核心合作。根據規(guī)劃,到2030年OpenAI將有75%的計算能力由Stargate提供。
扎克伯格"重數據輕模型"的戰(zhàn)略在此背景下顯得更為明智。當行業(yè)邁向數萬億參數規(guī)模時,獨特數據可能是唯一能確?;貓蟮淖o城河。若這個邏輯成立,未來全球或許只剩 2-3 家公司堅持預訓練尖端模型,依托少數超級數據中心;而更多企業(yè)將轉向地理分布式的小型數據中心,專注低延遲、低成本的推理服務——就像滿街的本田汽車中,難得一見法拉利超跑。
值得注意的是,推理模型的算力消耗更為驚人。測試階段的算力消耗直接等同于智能水平,這意味著未來的算力需求可能遠超當下以預訓練為主導的格局。但此時的市場主角不再是訓練模型的"法拉利",而是服務推理的"本田車隊"——電力成本要夠低,冷卻系統(tǒng)無需液冷,基礎設施的精細運營成為生死線。
更值得玩味的是設備端推理的潛力。中國團隊發(fā)表的 Deepseek R1 論文雖受關注,但真正顛覆性的技術或許藏在其他研究中。就像業(yè)內人士心照不宣的暗語:懂的人自然懂。
至于超級智能的經濟價值?這仍是未知數?,F實點看,搭載獨特數據的"140 IQ"級設備端模型,或許已能滿足訂機票、查路線等日常需求,未必需要超級人工智能登場。
盡管試圖保持中立,但我對 xAI 和 OpenAI 難免存在立場偏向。若五年后 OpenAI 仍能領跑,那或將證明:先發(fā)優(yōu)勢、品牌認知(比如"ChatGPT"成為動詞)、以及用戶參與推理驗證帶來的數據飛輪,仍是這個賽道的重要壁壘。
一切答案,終將隨時間浮現。
編者評:
當行業(yè)從“拼參數”轉向“搶數據”,勝負的天平已傾向擁有獨特生態(tài)的玩家。Google的YouTube、xAI的社交洪流、Meta的社交圖譜,正構筑起比算力更堅固的護城河。
而微軟的“本田戰(zhàn)略”與OpenAI的焦慮,則暗示了一個未來:通用模型的黃金時代或將終結,真正定義AI價值的,或許是藏在每次搜索、每條推文、每幀視頻中的人類真實意志。
這場競賽的終局,或許不是誰造出了最聰明的機器,而是誰抓住了人類最鮮活的數據脈搏。
? AI范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