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乙肝姑娘,這件事不在意,竟查出肝癌
前幾天,我接診了一位來自山東菏澤的年輕女性患者,年僅27歲,長期在工廠務工,春節(jié)期間也未回家。近期,她體重急劇下降,同事也反映她精神狀態(tài)不佳,面色泛黃,建議她進行檢查。然而,她并未在意,認為只需調整飲食,稍作休息便能恢復。遺憾的是,癥狀非但未減輕,反而愈發(fā)嚴重,右腹部出現(xiàn)抽痛感,這才迫使她來到醫(yī)院就診。 檢查結果出來后,她深感懊悔。轉氨酶高達近300,肝功能異常,B超顯示肝內存在實質性占位,進一步增強CT更確診為肝癌,且已轉移至胃部。得知這一消息,她痛哭失聲。在問診中,我了解到她家族有乙肝病史,而她本人也是乙肝攜帶者,但從未給予足夠重視,既未服藥也未接受治療。由于工作原因,她經常上夜班,即使身體出現(xiàn)不適,也總是選擇忍耐。未曾想,這一忽視竟讓她陷入了如此困境。 事實上,許多肝病患者在出現(xiàn)明顯癥狀時才考慮就醫(yī),這往往導致病情已發(fā)展至肝硬化或肝癌階段,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我作為醫(yī)生在此鄭重提醒:肝病患者務必定期進行復查,切勿等到癥狀顯著時才尋求醫(yī)療幫助,以免病情惡化至無法挽回的地步。
01為何我國肝癌患者逐年增多?
盡管近年來全球肝癌發(fā)生的比例有所下降,但2020年全球仍有90.6萬新發(fā)病例,其中中國肝癌患者數(shù)量依然居高不下,這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在中國,乙肝是肝癌發(fā)病的主要病因,據(jù)統(tǒng)計,約8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背景。這一數(shù)據(jù)凸顯了乙肝病毒與肝癌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研究已證實,原發(fā)性肝癌與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感染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其中50%至80%的肝癌病例是由持續(xù)感染乙肝病毒所導致。除了肝炎病毒的長期侵襲,其他因素如不良生活習慣、環(huán)境污染等也可能加速肝臟的硬化過程,進而增加肝癌的發(fā)病風險。因此,為了降低肝癌的發(fā)病率,我們需要加強對乙肝等肝炎病毒的防控,同時改善生活習慣和保護環(huán)境,共同守護肝臟健康。
肝癌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其發(fā)病往往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02以下是六大可能將人們推向肝癌的不良習慣,應予以高度警惕
1.長期熬夜:
肝臟在夜晚,尤其是晚上10點到凌晨2點,處于自我修復和排毒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熬夜,會打斷肝臟的修復過程,長期如此會導致肝臟解毒功能減弱,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
熬夜導致的激素水平波動還會直接影響肝臟對脂肪的代謝,使脂肪容易堆積在肝臟內,進而形成脂肪肝。更嚴重的,熬夜與肝癌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
2.過量飲酒:
酒精是肝臟健康的“公敵”。酒精進入體內后,約90%會通過肝臟代謝,轉化為乙醛,進而引發(fā)肝炎、肝硬化等嚴重問題。
長期大量飲酒還會導致肝臟脂肪的過度沉積,酒精性脂肪肝往往成為酒精性肝病的“前奏”。
3.高脂高糖飲食:
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會讓肝臟承擔更多的負擔。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如今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肝臟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
高糖、高脂肪的飲食會直接影響肝臟的脂肪代謝,導致脂肪在肝臟內積聚。當肝臟無法正常代謝這些脂肪時,就會形成脂肪肝,若得不到有效治療,最終可能引發(fā)肝硬化甚至肝癌。
4.久坐不動:
缺乏運動的情況下,脂肪容易在肝臟內積聚,進而形成脂肪肝。肝臟是調節(jié)脂肪代謝的關鍵器官,缺乏運動會使得脂肪的代謝效率降低,導致更多的脂肪在肝臟內堆積。
5.藥物濫用:
肝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場所,長期或過量使用某些藥物(如解熱鎮(zhèn)痛藥中的對乙酰氨基酚)會對肝臟造成極大的傷害,導致肝細胞受損。
6.不良情緒:
“怒傷肝”是中醫(yī)的說法,生氣、焦慮等不良情緒都有可能對肝臟健康形成不良影響。長期的不良情緒可能導致細胞出現(xiàn)突變,從而引發(fā)癌癥風險。
為了預防肝癌,人們應警惕并改正上述不良習慣。同時,建議定期進行肝臟檢查,如肝臟超聲、甲胎蛋白AFP等,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肝癌并進行治療。特別是肝癌高危人群,如乙肝或丙肝感染者、過度飲酒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等,更應重視定期體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