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號召,拓寬企業人才引進渠道,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2月6日至8日,聊城大學計算機學院“商都科創行”實踐隊赴河南省鄭州市開展“商都探企,開源新途”社會實踐活動,聚焦開源中國公司,深入探訪與交流,搭建校企合作橋梁,為學生就業開辟新路徑。
圖為實踐隊成員合影。劉嘉樂供圖
探開源中國,交流促提升
2月6日至2月7日,實踐團隊前往開源中國公司,把握市場最新行情,探索人才培養新徑。到達開源中國園區后,實踐團隊參觀開源中國的辦公區域,了解企業的發展歷程、組織架構以及業務范疇。園區負責人王鑫茹介紹到,開源中國作為國內知名的開源技術平臺,致力于推動開源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代碼托管、項目協作、開源資訊等全方位服務,涌現大量優秀的開發者資源和創新項目。其獨特的企業文化和高效的運營模式給實踐隊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參觀結束后,實踐團隊與王鑫茹進行校企合作交流會。王鑫茹詳細介紹了公司的人才需求情況、招聘標準以及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期望,同時希望通過與高校的合作,提前介入人才培養過程,共同打造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隊伍。實踐團隊成員代表孫有恒針對學院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規劃,指出近年來學校不僅對人工智能專業學生作為主修課程,其他專業也開設了基礎的人工智能課程,以確保廣大學生群體能夠接觸到這一前沿技術。在深入的交流中,雙方一致認為高校與企業間合作潛力巨大,在舉辦相關主題的比賽或培訓活動方面達成合作,能夠更好地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
以賽促合作,互鑒共成長
旨在通過賽事合作這一橋梁,強化雙方聯系,共同促進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2月8日,實踐團隊成員吳宜柯與負責人就企業與高校聯合舉辦比賽或活動進行了深度探討。吳宜柯向王鑫茹詳細闡述了學校對教育部學科競賽名錄的高度重視及對高級別賽事的大力扶持,并著重指出學校始終致力于為學生搭建多元化實踐平臺,期望通過與企業合作,讓學生在實踐中錘煉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王鑫茹則強調需注意到企業類賽事與學科競賽之間的差異,在企業類比賽時應明確目標群體與比賽規模,注重考察參賽者的實際開發能力,確保賽事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她結合自己的相關工作經驗,提出了極具價值的建議,如在運營策略上,要依據預算和資源靈活調整,以保障活動的順利實施;也可以通過設置獎項、提供實習機會等途徑,吸引更多優秀學生投身比賽,進而推動企業與高校間的深度合作。實踐隊員表示學校會通過此類合作模式,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實踐機會,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實現校企雙贏。
圖為實踐隊成員溝通合作。劉嘉樂供圖
本次社會實踐,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開源中國的創新成果和產業布局,明晰信息技術行業發展趨勢。未來,學院將圍繞相關領域進一步優化專業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機制,踐行“以項目帶學、以項目帶教、以項目帶研、以項目帶創”的教育理念,為促進國家的科技創新貢獻力量,持續為國家的信息化建設與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