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鏡哥。
| 今天不少人在鄭州的同學發了朋友圈,說是胖東來要在鄭州開店了,地址在高鐵東站西廣場。
從許昌小巷里的夫妻店,到省委書記座談會上的“C位企業家”,這個穿布鞋的超市老板于東來,硬是把一袋鹽一瓶醋的生意,做成了河南人共同的驕傲。
2月22日,河南省領導到許昌調研,電視新聞里出現了令人吃驚的一幕,在書記與省長之間,赫然坐著胖東來老板于東來。
省里主要領導到地方調研并召開座談會,一個民營企業老板居然坐在書記和省長中間,這在咱中國人的座次文化里,這可是天大的禮遇。
有人說,這個座位等于是給河南本土企業頒了塊金字招牌。要知道二十年前,老于還在蹬著三輪車給街坊送醬油,褲腿上沾的都是許昌護城河邊的泥點子。
如今他身后站著年銷過百億的商業帝國,許昌人年均逛胖東來67次,新鄉店開業當天擠爆玻璃門——這些數字背后,藏著一個最樸素的道理:把街坊當親人,生意自然就成了情義。
說起來真是心酸。咱鄭州好歹也是GDP萬億俱樂部成員,可這么多年商業版圖上總缺了點什么。丹尼斯再大,逛起來總覺得冷冰冰;正弘城的網紅餐廳換了一茬又一茬,終究少了點人情味。
倒是隔壁許昌人天天炫耀:“我們胖東來的西瓜切開不甜包退!”“下暴雨時停車場秒變免費避難所!”聽得鄭州人心里直癢癢:什么時候能在自家門口體驗這種“超市天花板”?
喜訊出現在那場座談會后,當老于和省領導并肩而坐的畫面傳開,嗅覺靈敏的老鄉們就預感到大事要發生。
果不其然,今天上午老于就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宣布:響應省委省政府創造高品質生活的號召!為河南加油、為鄭州商業增光加彩!胖東來超市公司決定在鄭州開設一個具有藝術特色的超市作品、帶動鄭州商業更加美好、為鄭州增添美麗!
消息一出,在鄭州工作的許昌姑娘小劉立馬給老家打電話:“媽!以后不用每次回家都扛著空行李箱去胖東來掃貨了!”
要說選址真是妙到毫巔,鄭州東站每天最少十幾萬人次的客流,南來北往的旅客下車走幾分鐘,就能撞見河南商業的“金字招牌”——胖東來。
想象一下:上海來的商務客拖著拉桿箱買走胖東來自營果汁,西安來的大學生嚼著胖東來牛肉干打卡發朋友圈,武漢來的阿姨嘗一口網紅大月餅......這哪是超市啊,分明是咱中原人的臉面!
眼下最著急的恐怕是鄭州其他商超。聽說某外資超市連夜開會,要求學習“胖東來式服務標準”;有本地商場開始給保潔阿姨漲工資——這場由老于引發的“商業地震”,正在重塑整座城市的游戲規則。
此刻站在鄭州東站西廣場,看著施工圍擋上“胖東來”三個字,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個雪夜:剛創業的老于騎著三輪車,給加班晚歸的街坊送暖水袋。如今車輪印變成了商業傳奇,溫暖卻從未改變。
2026年的元旦,當第一縷陽光照亮這里的玻璃幕墻,我們要見證的不僅是一家超市的開業,更是一個溫暖的證明:
在這個追逐速度的時代,依然有人愿意慢下來,把生意做成照亮平凡生活的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