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可能,雖然AI能大幅提高一些崗位的工作效率,但眾所周知,在社會中并不是所有領域都追求極致的效率導向,有一些領域效率至上,有一部分領域除了要講效率,還要講大局,講背景。
講效率至上的領域,比如外賣小哥被算法卷得要死,闖紅燈都是熟門熟路了,還有制造業、零工領域什么的,35歲以上身體器官老化一點就不要了。而講大局講背景的領域,如果真要裁員,弄不好裁掉的反而是最有效率的員工,干活的被干掉了這種事兒也非常常見。
最近各地搞AI確實是搞得風生水起,深圳上線AI公務員,然后鎮江那邊也在部署DS的本地化大模型,據說弄了600臺服務器做了個集群,單日數據處理量比全市公務員十年處理的工作量還要大,聽起來令人瑟瑟發抖。
但要到令人失業的地步,至少在這個領域,不現實。真要論效率,論節省社會資源,那一個縣里十幾二十個局和什么委按理說對半砍都不會影響什么,都不用等到AI時代動手。
此前沒有動手,到了AI時代也不會動手,歸根結底,事情不是按效率至上這么辦的。
不過,受財政收入下降影響(深圳去年也出現了下滑),能釋放出來的崗位變少,確實是必然的,再加上AI也能替代一部分工作,就更沒必要招新人了,未來大家想吃上這口飯,估計會更卷。
所以卷不卷得,核心不是AI能發展到什么地步,核心是財政收入能養多少崗位。具體到目前的模式來說,其實是看各地能賣出去多少地,也就是房地產,畢竟一些地方轉移支付+土地收入才是地方資金來源的大頭。
地賣不出去,沒這么多錢,什么AI不AI的,都給打包成特許運營權一塊給賣出去,低空經濟也是風口,但真缺錢了的話,一樣跟打包停車位差不多的操作給賣了。
比如AI大模型特許經營權,之后你們這些大廠想要進入本地調用本地居民數據什么的,先付錢,如果一些落地場景需要和AI結合起來也要先付錢,凡是在未來能夠產生現金流的,這會兒都能打包成資產賣出去。
你以為我在開玩笑?你看微信、再看百度,都在宣布介入Deepseek,大模型的推理能力雖然重要,但未來有沒有「數據主權」也一樣非常重要,甚至更重要,微信有十幾億人的社交數據,百度也有天量的百家號創作者,這些構成平臺的數據主權。
一個縣有一個縣的人口,一個市有一個市的人口,你生活在那個地方,你產生的數據就是那個地方的資產,成立一個數據公司專門收集,就能產生利潤,那么這家數據公司的特許經營權,是不是就能打包賣出去?
回到就業上,對于AI是否會帶來失業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樂觀點,時代進步會創造更多崗位,歷史已經驗證了這一點,從原始社會走到農業社會再走到今天,崗位更豐富了還是更少了?
顯然更豐富了,以前90%的人都只能趴在地里刨地,今天你坐在屏幕前玩王者榮耀玩好了也是一份活。
DS處理大量數據,或許文書一類的崗位被干掉了,但DS每天給這么多人回答問題,回答的內容符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呢?會不會帶偏呢,會不會讓小朋友感覺到不適呢,所以你說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一個新的崗位,叫大模型價值觀訓練員。
完全有可能,以前也沒有網絡信息這個部門,但發帖的人多了,就有了這個部門,大模型輸出多了,弄不好也得這廝審核一下,訓練一下,該404的回答給他404以下。這就是AI創造出來的新崗位。
當然,這是樂觀的地方,而悲觀的地方就在于,被AI干掉崗位的那部分人,可能無法勝任AI創造出來的新崗位,從個體角度看,那自己就是被AI干掉了。
體制內還好,可以內部流動,調來調去太正常,社會面上,被機器人干掉的保潔能流動到哪里去是真的很難想象,每個地方都有零工市場,如果有一天機器人代替掉他們了,他們流動到哪里去,也很難想象。
當然了,在我年輕時我不以為然,覺得這是正常的市場競爭,但我當看到身邊朋友努力一路讀到土木結構的碩士,畢業之后由于房地產下滑然后失業,我才知道實際有多殘酷,而我們背后并沒有一層網給你兜著。
最后他決定考公了,AI都干不掉的崗位才是真正的鐵飯碗。
很多東西文章不能直接發,歡迎加朋友圈嘮嗑:
-END-2025年2月24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