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楊憩亭畫趙之謙像刻石拓本 西泠印社藏
“趙之謙是個大才,就是活的歲數太小了。”
這是孫伯翔先生跟友人的感嘆,趙之謙生于1829,卒于1884,終年55歲。這歲數在古代不算長壽,但也不算夭折了。可孫伯翔先生卻說他活的歲數太小了,這其實一點兒都不矛盾,若是讓趙之謙活到80歲,他的成就將不可限量。即便是卒于壯年,趙之謙已經是藝術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代大家了。
趙之謙 玉堂富貴圖
在晚清藝術史上,趙之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是繼“八怪”之后以獨特畫風馳騁于陳舊保守畫壇的革新闖將,一生在詩、書、畫、印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一代大師,給清末畫壇以巨大影響。
關于國畫的創新,其實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縱觀中國藝術史,一直有人再求新上探索。而晚清趙之謙的出現,打破了中國花鳥畫持續千年的傳統,那是一次徹底的革新。但是與后來嶺南的“二高一陳”和更晚一些的徐悲鴻不同,趙之謙雖然打破了國畫的傳統程式,但是在本質上,還是中國畫。
趙之謙 花卉圖
趙之謙筆下的花鳥,用色明艷,卻是艷而不俗。
在趙之謙以前,花鳥畫的色彩不外乎兩種調子;一種是畫家盡可能的模仿自然的色彩而使之接近逼真。畫家的要求,主要盡最大的努力,縮短畫面和實物之間的距離,這種距離越短,畫家便越成功,這是自兩宋以來的傳統習慣;另一種調子,便是隨著元人淺絳山水而發展起來的水墨寫意花鳥畫,大都以墨為主,稍施淺色,力求淡雅,從明代沈石天、陳白陽、徐青藤以至石濤、八大、揚州八怪都屬于這一主調。
趙之謙 富貴牡丹圖
趙之謙在花鳥畫的用色上,成了第一個打破固有傳統的革新者。他喜用濃艷明朗、對比強烈的色彩。他的許多作品中,總能見到紅、綠等重色的表現,但是見不到半點艷俗的感覺。相反,因色彩對比強烈,越發顯得精神飽滿,生機勃勃。從艷麗色彩中求“拙逸”是極其可貴的一種探索,這一探索,為花鳥畫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這一程式,經由吳昌碩加以發展,到了齊白石、陳大羽而達到極高的境界。
趙之謙 葫蘆圖
在花鳥畫的構圖上,趙之謙也向傳統發出了挑戰。
中國畫自宋代以后,筆墨的表現由于過多地強調情趣,往往削弱了對“經營位置”的重視,許多作品要么四平八穩,要么狂放不拘。平衡是中國畫構圖的哲學,為了達到平衡的效果,許多古人以量的平均,追求畫面的完整、穩定。另外,中國文人畫在構圖上一直秉持著極簡風,講究以虛襯實、以少勝多。
趙之謙 有蒲菡萏
但趙之謙就像是一個叛逆的少年,又像是一個思想進取的勇士。他在花鳥畫的構圖上一反常規,在他的花卉作品中,畫面豐富,布滿全紙,但絲毫不顯擁擠,密而不雜,繁而不亂。
《太華鋒頭玉井蓮》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花葉全部集中再畫面的上半部,甚至題款也在上方,下面僅以三條長莖取得力的平衡。
在繪畫題材上,趙之謙也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在他之前,從來沒人以海魚入畫,畢竟花鳥畫大多都有吉祥的寓意。
趙之謙 異魚圖
33歲時為避戰亂而客居溫州一帶,在那兒見到了新奇的花卉和海產品,他將所見一一寫入畫中,從而大大開拓了繪畫的題材。此異魚圖即其三十三歲客瑞安時所寫,所謂“見海物有奇形怪狀者,雜圖此紙,間為考證名義。”故友人胡澍稱“此圖足備一方物產,非尋常寫生可比。”
趙之謙 梅竹雙清
趙之謙為何會向傳統發出挑戰,開創花鳥畫的全新畫風,今天恐怕很難說得清楚。不過大概可以猜測,或許與他的坎坷人生有些許關聯。
清道光九年(1829)年8月8日,趙之謙出生于浙江紹興,據趙氏《家乘》記載,趙氏本是紹興富貴人家,世代為商,到了趙之謙這代,便只是個讀書人不會做生意了。家里有點薄田好歹能吃上飯,又被仇家搶走了。父親去世后,實在沒辦法只能賣衣當物勉強活著。
趙之謙 菊石圖
衣服總有賣完的那一天,為了不餓肚子,趙之謙開班授徒以勉強維持生計,期間曾借錢參加鄉試,結果沒考上,生活陷入絕境。為了生計,到杭州投奔做官的老鄉,還在淮軍中呆過一些時日。不過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入仕的想法,多次考試之后,終于中了舉人。他本以為生活終于迎來了光明,但那年是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軍隊攻占杭州,在杭州做官的老鄉被處死,他自己也只得避亂逃離杭州。
后來趙之謙應朋友邀請,前往溫州、瑞安、福州等地賣字刻印為生。客閩中時,趙之謙年僅一歲的女兒惠榛夭折,愛妻范敬玉受不了打擊,也于當年病死于紹興。噩耗傳來,趙之謙悲痛欲絕,作印《悲庵》,款云“三十歲家破人亡,乃號悲庵”。此后的上元節,趙之謙孤身漂泊,看家家團聚,個中心酸可想而知。
趙之謙 老圃秋容圖
此后的歲月里,趙之謙流落于江湖,往來于紹興、杭州、北京之間,多次參加科舉,但都榜上無名。四十四歲時,得到了一個機會,前往江西任編纂,兢兢業業的工作六年,結果卻被人打了小報告,丟了工作。
1884年,趙之謙的繼妻陳氏去世,年僅三十歲。55歲的趙之謙萬念俱灰,不久便溘然長逝。死后連棺材板都買不起,由老鄉湊錢,葬于杭州。
趙之謙 眉壽
縱觀趙之謙的一生,磕磕絆絆,經歷了世間的世態炎涼、悲歡離合,對人生的不易與艱辛有著深刻的體會。但是他卻奉獻給世人一個豐富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古往今來,許多偉大的藝術家,都會將生活給予的感悟融入到自己的藝術理念中,元時的黃公望如此,明時的徐渭如此,到了清時的趙之謙,大概亦是如此。
但是趙之謙的畫中,卻沒有半點兒苦澀,大概是他苦都藏了起來,生活已然很艱難了,總要給世上留下些許美好。
趙之謙 墨松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趙之謙 秋色圖
趙之謙 墨芍藥
趙之謙 序爵圖
趙之謙 芙蓉
趙之謙 花卉圖軸136.4cm×30.3cm 1868年 杭州博物館藏
趙之謙 傅公延年
趙之謙 歲朝清供圖
趙之謙 一品百齡圖
趙之謙 歲朝清供圖
趙之謙 荷花
趙之謙花卉冊
花卉冊
趙之謙書法篆刻
趙之謙 績溪胡澍川沙沈樹鏞仁和魏錫曾會稽趙之謙同時審定印(青田石)3.2cm×5.3cm×5.4cm 君匋藝術院藏
趙之謙 壽如金石佳且好兮(壽山石)3.1cm×3.1cm×4cm 君匋藝術院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