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董廷新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水墨藝術展,主題是“切換”,讓我頓生新鮮感和刺痛感,也領悟到董廷新的苦心、用心和專心,這兩個字,就是他多年藝術生涯的生動寫照。
中國傳統繪畫的脈絡延續數千年,每一個當代藝術家都想在這個線條上延伸出自己的一點,這何其不易。董廷新之所以想“切換”,就是因為我們的遺產太豐富,反觀之包袱也沉重,當代藝術家的責任就是傳承精華,剔除糟粕,把敗壞的、腐朽的、死亡的切除掉,使主干更茂盛,更鮮活,更有生命活力和沖擊力。董廷新像一個修煉者,讓自己的靈魂出竅,高懸在宇宙的某個高處,審視優秀的傳統藝術,尋找自己的前行道路。他早期先后跟著張鶴云、張樂毅、郭志光、解維礎等老師學習繪畫,深受優秀傳統文化熏染,并把視野打開,吸收西方的藝術精神,1985年,他從山東工藝美院畢業,西潮東漸,中西文化強烈沖撞交融,他和一幫朋友組織舉辦了山東省青年美術奉獻展,號稱山東“85美術思潮”,客觀審視傳統與當代、東方與西方,實現了美術創作觀念、學術眼界和藝術語言方面的提高。此刻,他沒有數典忘祖,而是更加重視傳統繪畫,只是不斷給它注入新的元素。因為深得郭志光老師真傳,他的花鳥畫大開大合,筆墨酣暢淋漓,線條剛柔相濟,力透紙背……在繼續創作花鳥畫的同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去意大利和法國舉辦個人畫展,反響熱烈,他忽然有了一種沖動,就是要把祖國的美好,把中華民族的大山大水,通過山水畫這一形式表達出來,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的形象。于是他再次“切換”,創作以山水畫為主。他遠學石濤和八大山人,超邁縱橫,潑墨寫意;近學張大千和傅抱石,重彩潑墨、蓊郁淋漓;身邊的人則學張登堂和解維礎,一個大氣磅礴、氣勢如虹,一個如沐春風、清新靈動……漸漸地,董廷新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其山水作品既大氣磅礴,又空靈通透,中西有機融合,韻味繚繞,野趣橫生。但是他并沒有滿足,而是不斷走出去,到國外辦展覽,參加學術交流,到全國各地游覽寫生,在各種文化、場景、觀念和技藝的“切換”中,他要吸收當代的、國際的、數字化的多種精神因子,形成更為鮮明的藝術符號。
董廷新認為,切換不是自斷根脈,做無本之木、無根之花,而是要堅守陣地,壯大自己的藝術之根。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一是堅守中國傳統水墨的技法,注重線條、墨色和構圖,以此融化西方的構成、光影和透視,作品整體充滿東方韻味和中國風骨。他的線條好似骨骼,靈魂一般提綱挈領,抽象概括;用墨濃淡相宜,把水和墨流動洇染的效果放大到極致,有一種夢幻般的效果;構圖或疏或密,但都通透靈動深邃;二是堅守中國意象,不單純玩弄西方的抽象化和符號化。西方藝術最終走向“抽象”,而中國傳統繪畫講究的是“意象”,象中含意,意結成象,這個象,既是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物象,山川大地,濃縮為藝術符號,又是心相,通過繪畫這一渠道,修煉身心,物我相融,澄懷觀道,提高自我的道德修養,抒發人類共同的美好感情;第三是堅守中國精神和信仰,這是藝術之魂。董廷新曾經說過,藝術形式與風格的產生都有其深刻的思想背景。在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不同程度影響了他的藝術風格。儒家重視藝術的道德教化作用,以文化人,以藝育人,用藝術化解人生,妙悟人生,從一種審美的角度把人生一切煩惱升華為較高的境界,讓畫家有擔當、責任和使命;但影響董廷新更深刻的,是道家和佛家思想。道家倡導自由主義,清靜虛無,樸素本真,或許更貼近藝術的本質,因此董廷新無論在技法還是情思上,都力求“避世”,逆流而上,天真爛漫,返璞歸真,所以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云水禪心”。
在切換與堅守之間,董廷新尋找著自己的繪畫語言和獨特藝術風格。首先他的水墨作品站在新時代的坐標上,既融匯中西,又獨具時代特色。在中國的線條、中國的墨色、中國的韻味之外,還有西方的色彩、西方的光影、西方的構成,這樣的融合不生硬,不機械,渾然天成,寫大綠大紫的墨團,是老祖宗青綠山水的影子,還是西方油畫的色彩?是東方繪畫潤物無聲的自然潤染,還是西方構成的苦心營造?這一切又是具有時代性的,傳統的文人畫和寫意畫,墨分五色,境界肅然,在今天這個五彩繽紛、昂然向上的時代,為什么不能大膽地使用濃墨重彩?水與墨,墨與色,色與色的碰撞與融合,達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濃艷卻不媚俗,熱烈卻又恬靜,極好地表現出中國重彩寫意畫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其次是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主觀風格。董廷新的作品墨色疊翠,光感閃爍,自由舒展,有著歷史的縱深感和文化的洗禮感,這源自于他充沛的創作精力和藝術激情。那突起的青綠山峰,是不是他生命的巔峰體驗?那飄逸的飛瀑流云,是不是他情緒的奔涌傾灑?那一襲白衣的文人,仰望高山,傾聽清泉,是不是他面對生命、藝術和人性的致敬?當然,他也可以幻化為一只林間跳動的小鹿,一條飛行在空中的大魚,兩匹奔跑在草原的駿馬……再次是鮮明而濃郁的藝術個性和語言風格。董廷新說,個性是藝術的靈魂所在。藝術家們通過獨特的創作風格、表現手法和主題選擇,展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目前,董廷新的水墨作品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花鳥畫源自傳統,又更重視當代形式;山水畫強調肌理效果和墨色暈染,飽滿豐富,如夢如幻,能夠吸引觀者進入其中,暢游神交,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這也是董廷新水墨作品征服我的理由。
(文/郝桂堯 作者為著名美術評論家、新華網山東分公司原總經理兼總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