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慶縣司法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出社區矯正風險隱患“查、防、化”工作法,實現連續三年無脫、漏管及惡性刑事案件。
一是“查”出隱患,動態排查不松懈。堅持日巡查。制定《余慶縣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指南》,核查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簽到等情況,排查私自越界風險,2024年排查私自越界16人次,訓誡16人次。堅持月排查。將對象納入“網格化”管理,聯動網格員每月家訪,排查再犯罪隱患,2024年走訪426人次,個別談話926人次。堅持季評查。每季度組織司法所采用“現場評查+現場補正+現場討論+現場判定”的模式開展社區矯正案件卷宗評查,重點排查三類案件風險隱患,2024年抽查178件,整改問題35個。
二是“防”控風險,教育矯治筑屏障。以“育防”為基礎,抓好教育學習。制定守則,明確監管規定,組織首次報到學習,定期測試,開展集中教育。2024年開展5場警示教育、2場專題授課,62人參加測試。以“技防”為核心,提高監管效能。依托托“貴州省社區矯正智慧管理平臺”,利用人臉識別管理,試點開發數字綜治平臺。2024年推送預警15條,查實處置8條。以“心防”為重點,筑牢安全屏障。構建“社區矯正+心理矯治”模式,開展心理測試、輔導、評估。2024年開展心理輔導5人次,接受咨詢18人次。
三是“化”解危機,研判處置保穩定。定期研判:落實周月研判機制,逐一研判并建立安全隱患整改清單,確保隱患“銷號”化解。應急處置:制定《余慶縣社區矯正應急處置預案》,明確處置程序,快速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分級包保:按照一般、較大、重大三類分別由所、鎮、縣三級進行包保化解,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2024年無影響社會穩定事件和“民轉刑”案件。
來源:余慶縣司法局
終審:李克炯
復審:黃 艷
初審:陳 睿
編輯:陳 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