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想象嗎?一個初中輟學、曾混跡街頭的混混,竟搖身一變成了所謂的跨國集團董事長。
他就是俞凌雄,一個來自寧波的男子。
曾被騙入“傳銷”組織的他,用了短短十年,構建起一個龐大的“詐騙帝國”,席卷200億資金后移民海外,還成了柬埔寨首相座上賓。
從打架斗毆的職校生到萬人追捧的“成功學大師”,從“傳銷”底層人員到號稱“區塊鏈教父”,俞凌雄沒學歷、沒背景,僅靠一張嘴,就讓眾多精英階層心甘情愿掏出畢生積蓄。
當國內受害者還在為維權苦苦掙扎時,他卻在海外享受著奢華生活,住著總統套房,勞斯萊斯車隊招搖過市。
俞凌雄究竟是怎樣將“傳銷”騙局包裝成成功故事?又為何能讓這么多高知人群深陷其中?
從“傳銷”骨干到“成功學”大師的蛻變
若僅看到俞凌雄在柬埔寨享受“國賓級待遇”的風光模樣,誰能把他和19歲時街頭的小混混形象聯系起來呢?
曾經的他,就是學校里令人頭疼的“”。學習上,成績一塌糊涂;性格上,脾氣極為暴躁,三天兩頭就和同學們打架、鬧事,是老師眼中的“刺頭”,同學眼中的“惹事精”。
毒瘤
可恰恰是這種不安分的個性,就像一把雙刃劍,在未來的日子里,竟成了他在商業道路上尋找突破的關鍵因素,也讓他成為商業圈里那個獨特的“另類成功”代表。
俞凌雄的商業之路起點,是極其灰暗的——他踏入了一個“傳銷組織”。那時的他,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為了生計四處奔波。
保安、廚師這些底層職業他都干過,生活窮困潦倒,最艱難的時候,連吃泡面都得分成兩頓。
一次偶然的“海鮮生意”邀約,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讓他這個福建街頭混混瞬間跌入了“傳銷”的陷阱。
然而,俞凌雄和其他“傳銷”成員不同。他仿佛天生就和“傳銷”這個系統契合,很快就發現,“傳銷”可不只是簡單地拉人頭,其核心是操控他人的信任與情感,給人描繪一個看似充滿光明的未來藍圖。
“傳銷”的運營模式表面上簡單,但俞凌雄憑借自己獨特的社交技巧和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迅速在這個金字塔模式中嶄露頭角。他就像一個情感操控大師,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把親朋好友拉進組織,還能通過情感滲透和話術煽動,讓這些人對“傳銷”深信不疑。
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從普通成員一路飆升到核心層,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0萬元。
但這背后的真相是殘酷的,這些金錢并非來自合法事業,而是建立在虛假承諾和不正當手段之上。
俞凌雄用他那如簧巧舌,調動了無數人心中渴望成功的情感,讓他們在深信不疑中,把自己辛苦掙來的血汗錢交到他手中。他所營造的“成功”假象,不過是騙取他人財富的遮羞布。
“成功學”包裝下的財富幻影
“傳銷”賺到的原始資金,讓俞凌雄看到了更大的“商機”。
2008年,他創辦了“匯聚國際教育集團”,這是一個以“成功學”為核心的公司。他把自己包裝成“成功導師”,推向公眾視野。
從此,他開始在講臺上講授所謂的“致富秘籍”,憑借充滿激情的演講,吸引了大量渴望改變命運的中小企業主和職場人士。
俞凌雄深知,人們對成功的渴望是他營銷的最有力武器。
他在演講中聲情并茂地講述自己從“街頭小混混”到“商業大亨”的“傳奇經歷”,精心打造了一個完美的成功模型。
還宣揚所謂的“成功公式”,聲稱只要跟隨他,按照他的步驟走,就能實現財務自由。這些話對于那些急于翻身的投資者來說,就像黑暗中的明燈,極具吸引力。
通過“成功學”的包裝,俞凌雄把自己打造成了典型的商業領袖。他的課程大多是高收費的培訓班,價格動輒上萬元。
每一堂課結束后,學員們都會在激情四射的氛圍中,覺得自己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但在俞凌雄心中,所謂的成功學只是一個空洞的概念,他真正的生財之道是發展下線和收取學費。
這種模式讓他在短短幾年內積累了數億元的財富。
然而,隨著他的聲望逐漸提高,市場開始飽和。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學員發現,俞凌雄所謂的“成功之路”并沒有帶來實際的財富回報,反而讓自己陷入了更深的債務和困境。他們開始質疑,開始失望,“成功學”的泡沫逐漸破裂。
虛擬貨幣騙局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俞凌雄敏銳地察覺到新的“商機”——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
2018年,他看準時機,推出了“萬象幣”以及一系列虛擬貨幣項目,在市場上引起了轟動。
他注冊了“萬象交易所”,并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煽動投資者的貪婪心理,鼓吹虛擬貨幣的“暴利”潛力。
在他的一系列講座中,他將虛擬貨幣與“成功學”結合起來。
此時的他,不再僅僅是“創業導師”,而是搖身一變成為“虛擬貨幣投資的先知”。
用和之前成功學課程幾乎相同的營銷手段,聲稱“投資這些虛擬貨幣,財富自由指日可待”。
他的這些虛擬貨幣項目,實際上背后沒有實際的技術支撐,也沒有真正的市場需求。
但在短期內,憑借他強大的號召力和市場操控能力,還是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
為了增強虛擬幣的吸引力,他不斷夸大其未來的漲幅,制造出一個又一個“神話”,讓無數人盲目跟隨,紛紛投入巨額資金。
然而,這些沒有價值支撐的虛擬幣最終走向了泡沫破裂的結局。
大量投資者因盲目跟風損失了本金,而俞凌雄卻早已從中獲得了巨額利潤。他迅速撤退,轉移資產,繼續利用他所創造的“財富神話”維持著自己的商業帝國。
移民柬埔寨
隨著虛擬貨幣的泡沫破裂,俞凌雄在國內逐漸失去了市場支持。
一次次的財務問題和法律糾紛,讓他的名聲一落千丈,甚至被列入失信人名單。
為了逃避國內的法律追責,他將事業轉移到海外,選擇柬埔寨作為新的“商戰陣地”。
他帶著從中國“帶走”的財富,在柬埔寨開設了多家公司。
憑借與當地政府的關系,他迅速將自己包裝成“中柬商業協會”的會長。他還把自己偽裝成“一帶一路”戰略的先鋒,頻繁出現在柬埔寨高層的場合,甚至一度成為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座上賓。
俞凌雄以“商界領袖”的身份頻頻亮相,享受著柬埔寨政府提供的各項優待。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吸引了大量中國企業家赴柬投資,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但他的真正目的,依然是通過這種關系網絡,繼續進行資本的收割和聚集。
他在柬埔寨構建了一個新的商業“帝國”,賺取了大量財富,還一度享受到了國賓級待遇,仿佛在柬埔寨的商業舞臺上又煥發了新的光彩。
最終崩塌
然而,就像所有虛假的繁榮最終都會走向破滅一樣,俞凌雄的“成功帝國”也迎來了崩塌的一天。
虛擬貨幣市場的崩潰以及國內外輿論的壓力,讓他失去了所有的商業支持。
曾經看似完美的商業模式,因為沒有實質性支撐,最終徹底瓦解。
如今,俞凌雄早已不是那個在商界風生水起的大佬,而是一個在各地被追債和曝光的“老賴”。他通過語言操控和營銷手段攫取了無數人的財富,但最終也未能逃脫騙局終結的命運。
俞凌雄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它揭示了在商業世界中,一個充滿野心的個體是如何通過一張嘴和巧妙的手段,從底層打拼到金字塔頂端,再到最終崩潰的過程。他的成功與失敗,是現代商業社會中對人性弱點的真實寫照。
對于那些渴望快速致富的人來說,這個故事不僅僅是一個警示,更是對欲望與貪婪的深刻反思。
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警惕各種騙局,堅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線,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的成功。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