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深圳市福田區獲悉,近日,該區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首批70名“上崗”。據介紹,福田這70名新員工可實現:公文格式修正準確率超95%,審核時間縮短90%,錯誤率控制在5%以內;“執法文書生成助手”將執法筆錄秒級生成執法文書初稿;民生訴求分撥準確率從70%提升至95%;“AI招商助手”企業分析篩選效率提升30%……
身處AI時代,各種AI產品正在加快進入我們生活和工作。比如過去被視為“鐵飯碗”的公務員,如今也面臨“AI公務員”搶飯碗的可能。首批“AI公務員”在深圳上崗,雖然可實現的工作范圍和目標任務比較有限,但已發出明確信號:即AI進入包括公務員在內的各行各業是大勢所趨,最初階段替代性有限,但隨著數據積累、技術成熟,會有更多工作甚至崗位可能會被AI取代。
據悉,福田區此次上線的11大類70名“AI數智員工”,覆蓋政務服務全鏈條。通過240個政務場景終端的精準解析,構建“需求-訓練-場景應用-迭代”閉環生態體系,聯合Dintal數智員工實現“技術穿透業務”的智能化服務升級,覆蓋公文處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招商引資等多元場景。由此看出“AI公務員”一出現就不凡,對多個公務領域實現了覆蓋,未來還將擴圍。
坦率說,目前“AI公務員”在相關場景中主要起輔助作用,比如在公文處理方面,雖然AI的準確率、效率令人咋舌,但為了確保公文無誤,還得真人公務員來把關。這意味著AI減輕了公文崗位公務員的工作負擔。同理,“AI公務員”可以提升民生服務、應急管理、招商引資等工作的效率,但還無法取代相關崗位公務員。AI與公務員在一定時期內保持一種并存的工作模式。
對此,有網友稱“混日子的可以下崗了”。事實是否如此呢?其實,“AI公務員”上崗,與混日子的公務員下崗,完全是兩碼事。前者是為了適應新趨勢,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而混日子的公務員則是在升遷無望、退休還早的情況下,由于工作量不飽和,考核監督不完善,缺乏理想信念,整日渾渾噩噩、糊里糊涂應付工作、混工資,這種公務員純屬多余,應該早日下崗。
我國公務員退出機制有三種:辭職、辭退和退休。顯然,混日子的公務員應該予以辭退。根據《公務員法》第八十八條規定,公務員有五種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但從現實情況看,不少混日子的公務員雖然不好好工作,但卻逃避了被辭退的情形。由于“AI公務員”在工作內容方面有局限有錯位,更不是公務員直接退出的“推手”,所以“AI公務員”上崗≠混日子公務員下崗。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AI公務員”上崗,未來更多工作由“AI公務員”來做,這勢必對公務員隊伍的分工、規模產生沖擊。也就是說,由于“AI公務員”搶走部分“鐵飯碗”,工作準確率、效率高,也不涉及工資和“五險一金”,公務系統就沒有必要養活那么多公務員。無論是準備考公務員的考生,還是現有公務員,或者相關招錄部門,都要圍繞“AI公務員”上崗做好準備。
作為現有公務員,只有不斷提升政務服務專業能力,尤其是改變服務態度,才可能不被“AI公務員”淘汰。而對于混日子的公務員,應該進一步健全考核監督機制,細化公務員退出機制,爭取使公務員沒有混日子的機會。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