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 候
□盧江良
自從我記事開始,父親是大隊(現在的行政村)的大型拖拉機手。那個年代,大型拖拉機在農村較為罕見,我們整個公社(現在的鎮)也就不到四臺(輛),它們承擔著繁重的耕田與運輸的任務。特別是后者,除了農忙時節,父親幾乎每天都駕駛著那輛大型拖拉機早出晚歸。早出倒沒什么關系,主要是晚歸。由于當時的科技還不像現在這般先進,拖拉機的安全系數普遍較低,拖拉機手是一項風險極高的職業;加上手機這種移動通話工具還沒出現,連固定電話每個大隊也只配備一部,一旦出了門,意味著中斷了聯系。所以,有無數個夜晚,我們都是在對父親的守候中度過。
應該說,那種守候是極度焦慮的。因為對方是你至親的人,從事著一項危險的職業,你又不清楚他處于何種狀態,在這樣的景況下,只要你還沒等到他,那么每一分鐘,甚至于每一鈔,對自己而言,都是一種煎熬。尤其到了前一天回家的時間點,還沒見他回來,那時的心情更是無以名狀。不過,好在父親做事沉穩,開了十五六年的大型拖拉機,除了撞傷過一名橫穿馬路的孩子,沒有出過其他任何的事故。后來,我讀初中的時候,農村分田到戶,我們村的那臺大型拖拉機被出售,他不再當拖拉機手了。之后,他提出去考汽車駕照,打算去跑運輸,遭到了我們的強烈反對。
鑒于對“守候”有過那種經歷,我對開車一直懷著抗拒心理。記得,三十多年前,我赴廣州打工,在一家商店干苦力,三媽見我辛苦,提出由她家出資,讓我去學開車。那時的司機,還是一份吃香的職業。可我沒聽三媽說完,便婉言謝絕了。我不想讓家人重復我們守候父親的那種循環里。結婚后,家里買了車,我也去考了駕照,但距今十六七年了,始終沒有開過車,理由很多:家里只一輛車,妻子上班在開;走親訪友要喝酒,不方便開;平時習慣于思索,擔心走神……確實,這些都是因素,而最為關鍵的,是對“開車”,不,確切地說,是對“守候”,內心有著一種陰影。
再說父親,不當拖拉機手后,干過工地保管員、油漆工、礦山記賬員等,縱然職業頗不穩定,可不具備什么風險,不管是他本人,還是我們家人,都算過上了“太平日子”。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父親七十四歲那年,又讓我們陷入了對他的守候中——2020年5月,他因腹部難受加上氣喘,被醫院誤診為淋巴瘤,在留觀室待了三天后,轉到血液科病房,結果心跳突然停止,經搶救復蘇后,送進了重癥監護室……在父親留觀與監護期間,正值新冠疫情蔓延,醫院規定不允許家屬控視,只能通過值班醫生的傳話,來了解父親的病情,我們便日夜守候在院區,期盼父親轉危為安。
如果說,以前的守候,只是煎熬;那么,這次就是揪心!父親在重癥監護室的那些天,開始處于深度昏迷的狀態,后來雖然蘇醒了,可依舊徘徊在死亡邊緣。那些天,母親與我們姐弟三家,整天輪流值守在院區,到了每個本可探視的時間點,早早守在重癥監護室門口,等待值班醫生傳出的訊息,其余的時間里,同樣寸步不離院區。那些天,我們的心像一根根分散的細線,集中系在近在咫尺但未能謀面的父親那端,其松緊程度取決于他的病況。那些天,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失去了笑容,時刻在心里默默保佑父親能渡過難關??勺罱K,我們等來的是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噩耗。
父親離開后,我對他換了一種形式進行守候——每天盼著能在夢里見到他。但是,那種守候的結果,總是充滿著變數,要么他沒有出現,就算出現了,逗留的時間,也是那么短暫。每當我夢醒,意識他已驟然遠去,便深陷于悲痛之中,在死寂的暗夜,蜷縮在床上,暗自流淚……此后,每當在手機上看到尋父視頻,我總會對那些子女產生莫名的羨慕,雖說他們是不幸的,但尚有機會尋找與守候,而自己呢?我多希望父親只是一次偶然的走失,讓我們還有機會去尋找,就算暫時找不著,還可以繼續守候……可如今……盡管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依然會相見,在另一個世界里。
2025.2.25于杭州
盧江良:憑著良知孤獨寫作
■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
微信公眾號:lujiangliang-1972
新浪微博:weibo.com/lujiangliang
騰訊微博: t.qq.com/lujiangliang1972
QQ:38444144(閑聊者請勿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