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深刻領悟了民企座談會相關精神,并吃下了“定心丸”。
座談會召開后剛一周,阿里巴巴2月24日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礎設施。
當日播出的《新聞聯播》以“一批民營企業加速搶灘新賽道”為題,報道了該消息,并指出民營企業正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在一見財經看來,阿里巴巴該筆巨額投資,一方面顯示了阿里巴巴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馬云響應國家號召之舉。
馬云長期以來被民營企業家視為“風向標”,阿里巴巴的巨額投資,實際上就是為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投下了“信任票”。
1
2月17日,馬云參加了當日上午舉行的民企座談會。這是馬云四年多以來首次出現在政治場合,對馬云的回歸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一見財經注意到,馬云就坐在第一排靠右的位置,相比之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以及兩年才崛起的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都坐在了更中間的位置。
在如此高規格的會議上,“硬科技”企業代表坐在更重要的位置,并作為代表發言,背后的信號已經非常明顯:和互聯網企業相比,“硬科技”企業更受重視。
另外,從參會的31家民企負責人所屬行業看,絕大多數代表也都來自于“硬科技”領域。
“硬科技”企業為何越來越受重視?
在一見財經看來,“硬科技”既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牛鼻子”,還是中美科技競爭中“挑大梁者”。
關于這一點,已經基本復出的馬云,參會后一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也需要成為科技自立自強的“標桿”。
2
民企座談會上,對于科技創新也有明確的要求:
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努力為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貢獻。
聽話聽音,鑼鼓聽聲。相信馬云當時在會場應該是聽進去了。
實際上,“科技自立自強”這些年在官方論述中被多次提及。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發表的文章中稱:“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王興興、梁文峰等科技民營企業家,最近受到輿論熱捧,甚至成為“民族英雄”。
另據網上流傳的任正非在座談會上的發言內容顯示,他呼吁民營企業加強核心技術研發與全球化布局,以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挑戰。
“未來五年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生死窗口期,民企必須成為全球技術規則的制定者。”任正非說,這不僅是對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更是對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貢獻。
3
馬云早年說過:“要跟政府戀愛,但不要跟政府結婚”!
馬云看似遠離政治,也一直沒有社會政治職務,但他的政治覺悟極高。總能在關鍵時刻順勢而為,緊跟國家戰略,這也是阿里巴巴這些年經久不衰的秘訣之一。
本次民企座談會有一句話非常關鍵:“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在一見財經看來,這不僅僅是為民營企業家“喊話”,樹立信心,更是對未來中國經濟的準確判斷。
從阿里巴巴最近的重大舉動可以看出,馬云的信心恢復了。一家民企如此規模真金白銀的投資,就是在用實際行動宣示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信心。
2018年4月23日,馬云在2018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提出“新三觀”:“新時代的企業家光會賺錢肯定是不夠的;必須擔當起對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的責任,必須要有家國情懷。我總結成三個觀:全局觀、未來觀和全球觀,這是新時代企業家要有的‘新三觀’。”
現在看來,馬云雖然沉寂多年,但他對大勢的“洞察力”并未衰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