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財經九號&九號觀察作者 | 胖虎
資本市場上的買賣,最怕的是買賣虧損,如果買家是國資,恐怕還要承擔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
如果再加上一條,被賣家的財報給“騙”了的話,估計臉都要綠了。
這不,廈門大型國有企業建發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建發股份,大概率就遇上這事兒了。
先說一下國資虧了。
2023年建發股份發布公告稱以62.86億元的對價,買下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凱龍)29.95%的股權,成為后者的第一大股東兼實控人,折合每股4.82元,定價的估值方法用的是市場法,基準是美凱龍股東全部權益的市場價值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交易均是以現金方式支付,大國企嘛,果然是財大氣粗。
但是時至今日,美凱龍的二級市場價格是多少呢?截至2月27日上午收盤,3.20元每股。不考慮分紅的因素下,相較2023年的收購對價已經跌去了1.62元每股,建發股份已經付虧了三分之一,什么概念呢,就是虧損了20多個億吧。
即便是2023年2億元的現金分紅全給建發股份,也還是巨虧啊!
作者看了下,當時給建發股份收購美凱龍的財務顧問是中信證券,這個顧問做的好啊,都2023年了,這位第一大券商對整個地產家居行業下行期的研究預判力度還是不足啊!
再來說一下建發股份可能被美凱龍的財報數據給“騙”了,這個不是我說的,是財政部說美凱龍的財務數據有問題。
據財政部監督評價局1月2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23年,財政部認真履行財會監督主責,依據《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等法律法規,組織有關監管局,對41家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執業質量檢查,并延伸檢查89戶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并通報了相關典型的違規案例和處罰信息,其中就有涉及到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
公告顯示:“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所屬兩家子公司資產會計核算錯誤,導致2022年合并財務報表層面多計投資性房地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年初未分配利潤、所得稅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少計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財政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給予該公司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職業判斷錯誤,未識別上述重大會計差錯。財政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給予有關簽字注冊會計師李俊鵬、柴云清警告的行政處罰。”
劃一下重點,因為美凱龍對兩家子公司資產會計核算錯誤,導致了2022年財報多計算了投資性房地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年初未分配利潤、所得稅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等,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明顯,2022年的利潤被調節高了,少計了資產和累計折舊,這下財報數據不是更好看了么?
雖然財政部沒有公開細節,具體是哪兩家子公司、具體多計了多少,少計多少、對2022年財報中的利潤、資產等數據影響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凱龍2022年年報的財務數據肯定不準確。一直到2024年4月份美凱龍才著手追溯并更正2022年年報等財報數據。
但很顯然,建發股份收購美凱龍的控股權是在2023年上半年進行的,對標的物的評估最新的財務狀況也只有依賴2022年的年報。
很不幸,2022年的年報數據被粉飾過了,建發股份難道不是被“騙”了嗎?
買入美凱龍,如果能掙錢的話市值虧一點倒也還好,根據美凱龍的財報數據來看,建發股份買入當年就虧損了22.16億元,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至少要虧損23.3億,最多可能虧損27億。
好家伙,業績虧損喋喋不休,把國資拖下泥潭了。
那么問題來了,當初建發股份誰拍板要收購美凱龍的?就沒從世茂收購福晟的后果中吸取教訓。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及信息均來自財政部官網、上市公司公告等公開信息,數據或信息如有遺漏,歡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終披露為準。未經授權,本文禁止轉載、抄襲或洗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