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文/圖 黨予璽 顧尚賢 劉成鵬 趙雨豪報道)在武警甘肅總隊某部營區里,只要提起吳凌霄的名字,官兵們都會不約而同豎起大拇指。論技能,他是全能型救援尖兵,參加過多次抗震救災、搶險救援任務;論成績,他帶領中隊官兵研創多項新型救援技術,其成果在全總隊推廣。入伍19年來,吳凌霄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創新出一大批先進組訓方法,帶出一批又一批專業骨干和技術能手。
“我也想去部隊,去艱苦邊遠的地方。”生長在革命老區的吳凌霄,從小就埋下了一顆從軍報國的種子。2006年,20歲的吳凌霄如愿應征入伍。初入軍營時,他便暗下決心——當兵就要當最好的兵。體能不行,他就不斷向自己身體極限發起挑戰,每天雷打不動的5公里,完成基礎體能“三個兩百”;練技能,別人練一遍,他要練三四遍,直到熟練掌握專業技能。靠著“不練到極致不罷休”的勁頭,他的能力素質越來越強,并在多次軍事考核和比武中名列前茅。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發地震。幾乎同一時刻,千里之外的金城,一聲緊急集合哨響徹營區,吳凌霄所在中隊接到救援命令后,迅速趕赴與汶川地震同屬龍門山脈斷裂帶的青川災區。瓦礫遍布、碎石滾滾,慘烈的場景令他感到無比震驚,作為救援小組長的他,第一時間克服內心的緊張情緒,及時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勘察并立即展開行動。“快來人啊!”吳凌霄在一側疊壓廢墟處發現一名小女孩,現場環境復雜多變、余震頻發,他和戰友來不及猶豫,用雙手挖出了一條生命通道,女孩被成功救出。
寒意漸濃,訓練場上卻熱火朝天。中隊在通過國家重型救援隊資質測評后,官兵們的訓練熱情也是越發高漲。時任中隊長的吳凌霄,卻緊皺著眉頭,敏銳感知到中隊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再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必須跳出當前圈子,向專業化救援隊前進。經過不斷分析研究,最后探索出多種新訓法,救援水平大幅提升。2023年,吳凌霄所帶中隊,被武警部隊表彰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
最近,擔任副大隊長以來,正值基礎訓練“四化”組訓推動練兵備戰轉型升級階段,面對訓練模式的迭代升級,吳凌霄帶領教練員隊伍深思精研,邀請地震局專家為救援隊開展技術交流并進行現場指導,在救援領域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他們共同編寫出多篇救援類教案教材,在部隊廣泛應用。一直以來,吳凌霄始終緊盯戰場,不斷探索攻關救援情況處置難題,帶出一批批過硬骨干,不斷提升部隊應急救援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