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現在100萬的房子還能值多少?
網友發帖,今年初在老家省會看中一套房,總價180萬,首付50萬,每月還貸6200元。
正準備簽合同時,突然刷到網上消息:2024年新房價格下跌4.8%,二手掛牌量激增40%。
瞬間感覺買房風險大,擔心今年買進去,100萬的房子過幾年又要縮水一大半。
其實,很多人現在都有這樣的擔憂,具體未來情況如何?接下來三大趨勢,或為我們揭開謎底。
.01
樓市現狀——冰火兩重天
1、政策利好不斷加碼
為比例市場信心恢復,2024年,樓市救市政策密集出臺,堪稱“史詩級”。
三百多個城市,上千次政策,仿佛在為樓市注入一劑劑強心針。
2、房價陰跌,止跌回升跡象不明顯
2024年新房均價下跌了4.8%,
二手房市場,全國100個城市平均價格較上年同期下跌7.26%。
其中只有2個城市環比上漲,98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均下跌。
為了盡快回籠資金,開發商已經在使出渾身解數,瘋狂打折促銷。
某頭部房企甚至推出了“買一送一”的驚人活動,可見市場競爭之激烈。
二手市場房東們也在忍受“割肉離場”。
比如鄭州市場,2024年二手均價從每1.2萬/㎡跌至1萬。120萬的房子,一年啥也沒干,就蒸發20萬。
看來,買家擔心還有低點也絕非毫無根據的杞人憂天啊!
.02
三大趨勢已經出現
1、樓市分化。
一線城市因人口凈流入,為房價提供了堅實支撐。
但三四線城市因人口流失,價格下行壓力較大。
如鶴崗等地,房價已經跌破3000元/㎡。
另外,哪怕是一線城市,分化也較為明顯,核心區抗跌能力更強,而遠郊及新區的房價普遍下跌。
2、居民杠桿率見頂。
居民負債率已經從16%,突破62%,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警戒線。
普通大眾的財富基本上都壓在房子上,沉重的房貸壓力,使得年輕人在消費、結婚生娃能力上大幅下降。
3、雙軌制加速。
保障房加速推進,未來我們也將走雙軌制模式,即保障房和商品房齊頭并進。
隨著保障房的增加,商品房市場勢必收到沖擊,
比如同一街道的保障房,價格只有商品房的50%,對于中低收入群體來說,買房成本更低,這對于商品房市場,也將形成不小的沖擊。
.03
5年后,100萬的房子值多少?
如果按照去年的下跌趨勢,2024年下跌4.8%,相當于5年就要跌2.%
100萬的房子,五年后只值76萬。
當然這只是平均數,每個城市情況不同,可能有的地區下浮空間更大。
比如一些四五線區域,人口外流加劇,100萬的房子說不定只值60萬。
但是一線地區不同,資源聚集,加上人口流入,優質的房產不僅不會跌,還可能迎來上漲。
二線呢?跌幅可能大一些,15%—20%,100萬的房子還能剩下85萬左右。
三四線跌幅再擴大一點,跌幅20%以上,5年后可能只值70萬左右。
而且,還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這個只是房子的價值,還沒有算上利息,物業費等各項成本。
如果算上這些,絕大多數房子五年后都是虧錢。
.04
普通人的生存法則。
1、剛需只看核心區
比如人口凈流入的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都市圈等。房價相對有較強的支撐。
優選現房或次新房,可以避開爛尾。
還貸月供控制在30%以內,買的時候至少砍價10%,爭取更多的實惠。
2、投資別想了,轉換賽道
房子的金融屬性越來越弱,買房發財?不現實了!
除了一線城市核心區學區房、地鐵房,還能拿一拿,其他不建議拿著,變現更為明智。
3、租房者開始留意保障房
保障房比商品房便宜40%左右,有的價格更低。現在各地都在推,現在可以抓住機會,以此來降低居住成本。
另外,如果不著急買房,就沒必要這個時候進場,租房成本更低,壓力更小。
總之,未來樓市變局中,普通大眾要想不被收割,唯有保持清醒的頭腦!
否則現在亂買,說不定5年100萬的房子,可能只剩下76萬。
嚴重虧損本金不說,還要虧利息,承擔幾十年的房貸,那就太慘了。
所以,別掉以輕心!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