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2025年2月28日),見證了美股市場因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番“語出驚人”,再度掀起了一場拋售風暴,令人不禁感嘆,資本的世界里,風云真是變幻莫測。
周四的收盤鐘聲敲響:標準普爾500指數輕輕一抹,跌去了1.59%,定格在了5861.57點的位置;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更為劇烈,2.78%的跌幅,讓其回落到了18544.42點,仿佛是在提醒世人,高處不勝寒;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盡管相對“溫和”,0.45%的下滑,報43239.5點,卻也足以讓人心生涼意。
在這場風雨飄搖中,英偉達這位芯片界的巨人,交出了一份本應令人振奮的成績單——第四季度收入和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業績指引亦是強勁,人工智能的浪潮正推著AI芯片的需求不斷向前。然而,即便是這樣一份亮眼的答卷,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也只顯得獨木難支。毛利率的小幅下滑,數據中心營收雖兩年翻了十倍,但超預期的幅度卻是近年來最小,這些細微之處,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英偉達最終難逃8.48%的跌幅。
科技巨頭們紛紛落水,蘋果、微軟、亞馬遜……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背后,是投資者們焦慮的眼神。而中概股,在這片風雨中雖也搖曳,卻似乎找到了些許避風港,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僅收跌0.93%,相較于美股大盤,已算得上是“風景這邊獨好”。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中概股雖各有漲跌,但整體表現,較之美股同行,已是難能可貴。
再將目光投向大西洋彼岸,歐洲股市同樣未能幸免。除英國富時指數勉強上揚0.28%,算是給這黯淡的一天添上了一抹亮色外,德國DAX、法國CAC、歐洲斯托克以及富時意大利,均是一片綠油油,跌幅從0.51%到1.53%不等,市場情緒之低迷,可見一斑。
此刻,筆者的目光回到了國內,A股市場昨日的小幅震蕩調整,板塊間的輪動,高低切換,似乎預示著一種內在的韌性。面對外圍市場的動蕩,A股能否成為資金的避風港?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畢竟,當美股投資者們在長達十年的牛市后,開始質疑回調的盡頭在何方,納斯達克近七個交易日8%的大跌,昨晚再次重挫2.78%,指數已逼近18544點,這樣的背景下,尋找價值洼地,成為眾多投資者的迫切需求。
而A股,以其相對合理的估值、廣闊的市場空間以及政策的靈活性,或許正吸引著那些尋求避風港的資本。今日,A股或許會以低開的方式,對美股的暴跌做出反應,但筆者相信,憑借著自身的韌性和潛力,A股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條獨立行情,展現出屬于自己的風采。畢竟,在市場的大海中,每一次風浪過后,總有那么一些船只,能夠穩健前行,最終抵達彼岸。
如此看來,盡管全球股市波濤洶涌,A股能否在這場風暴中獨善其身,還需時間給出答案。但作為研究者,我們滿懷期待,靜觀其變,相信在市場的邏輯與智慧中,總能尋找到那一抹不一樣的亮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