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內地青年導演、北京書香島文化藝術中心制片主任張書虎(藝名張恩郡)就“中國電影文化出海的難點”接受了香港文匯報采訪。
圖:香港文匯報報道
以下為香港文匯報的刊載全文:
近年來,中國電影文化出海雖涌現了許多優秀案例,但卻面臨著不少困境。內地青年導演張書虎同樣認為,海外發行機制差異是很多優秀影片出海巨大挑戰,《哪吒2》出海同樣面臨這一問題。
他表示,中國采用影片「集中式發行模式」,而海外則通行「影院單獨談判簽約」,這就造成了排片周期長和資源分散。他指出,一直以來,中國電影海外發行依賴的機構在國際院線談判中話語權較弱,華語片常被歸為「外語片」,排片多在非黃金檔期,難以進入主流市場。多數情況,中國電影海外宣傳投入普遍低,且宣傳輻射面不大,往往局限在華人圈。「像《哪吒2》,雖做了不少推廣努力,但還是不能有效觸達當地觀眾。」
內地青年導演張書虎:“中國電影文化出海需破海外發行困局”
近日,中國內地青年導演、北京書香島文化藝術中心制片主任張書虎(藝名張恩郡)就“中國電影文化出海的難點”接受了香港文匯報采訪。
以下為香港文匯報的刊載全文:
近年來,中國電影文化出海雖涌現了許多優秀案例,但卻面臨著不少困境。內地青年導演張書虎同樣認為,海外發行機制差異是很多優秀影片出海巨大挑戰,《哪吒2》出海同樣面臨這一問題。他表示,中國采用影片「集中式發行模式」,而海外則通行「影院單獨談判簽約」,這就造成了排片周期長和資源分散。他指出,一直以來,中國電影海外發行依賴的機構在國際院線談判中話語權較弱,華語片常被歸為「外語片」,排片多在非黃金檔期,難以進入主流市場。多數情況,中國電影海外宣傳投入普遍低,且宣傳輻射面不大,往往局限在華人圈。「像《哪吒2》,雖做了不少推廣努力,但還是不能有效觸達當地觀眾。」 張書虎認為,中國電影根植的「傳統神話」等文化,包含的獨特意象和價值觀,如《哪吒2》的「混元珠」「削骨還父」等,與西方的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存在明顯不同,使得海外觀眾難以共鳴共情。「中國神話體系是很復雜的,有些中國觀眾都很難說清楚,更別說海外觀眾。」他觀察到,此次《哪吒2》出海,一些西方媒體報道時,普遍難以概括劇情,甚至還有誤讀隱喻的情況發生,「影片很多劇情超出了海外觀眾的認知局限,這就無形中提高了海外觀眾的觀影門檻。」
圖:中國內地青年導演張書虎(藝名張恩郡)
張書虎認為,中國電影根植的「傳統神話」等文化,包含的獨特意象和價值觀,如《哪吒2》的「混元珠」「削骨還父」等,與西方的個人英雄主義價值觀存在明顯不同,使得海外觀眾難以共鳴共情。「中國神話體系是很復雜的,有些中國觀眾都很難說清楚,更別說海外觀眾。」
他觀察到,此次《哪吒2》出海,一些西方媒體報道時,普遍難以概括劇情,甚至還有誤讀隱喻的情況發生,「影片很多劇情超出了海外觀眾的認知局限,這就無形中提高了海外觀眾的觀影門檻。」
來源:香港文匯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