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壓力或是心情低落的時候,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建議:“吃點甜食吧?!比欢蕴鹗痴娴哪軌蚋纳莆覀兊男那閱幔块L期依賴甜食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甜食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們的心情。當我們攝入甜食或高淀粉食物后,一方面,這些食物能夠快速提供能量,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這是一種能夠讓人感到愉悅的神經遞質。另一方面,甜食會快速增加胰島素的分泌,生成的胰島素會增加色氨酸的利用率,而色氨酸會快速進入細胞轉換成血清素,血清素也是一種能夠讓人感到愉悅的神經遞質。
除此之外,當人情緒不好時,大腦中的皮質醇就會增加,來提升人的應急能力。皮質醇增加會刺激大腦生成一種神經肽,這種神經肽會引起人們對甜食的渴望。也就是說,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確實會更想吃點甜的,而且“吃點甜的”,確實能起到一定改善情緒的效果。
然而,長期食用甜食卻會增加抑郁風險。多項研究結果表明,與人們普遍認為的甜食可以使心情變好恰恰相反,長期食用甜食會使人患上抑郁的風險增加。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大量攝入甜食能夠引起糖代謝紊亂和胰島素抵抗,而這類代謝紊亂會造成低度但持續的炎癥反應,與炎癥相關的一些激素會導致大腦進入抑郁狀態。
其次,攝入過多糖分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本身就可以使身體調節壓力的能力下降。肥胖和抑郁風險之間的關系,已經被多項科學研究所證實。
此外,大量攝入甜食會消耗人體內的B族維生素,而維生素B1、B6、煙酸缺乏時,都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和神經遞質平衡,繼而增加抑郁風險。而且,吃太多糖對體內微生物的影響也是抑郁癥的誘因之一,因為有些微生物在糖分較多的環境中“茁壯成長”,生成某些化學物質,使人更易抑郁。
過多食用甜食不僅會加重精神癥狀,還會對身體產生多方面的危害,比如齲齒、肥胖及加速衰老等。
那么,緩解抑郁應該吃什么食物?
首先,魚類食品。魚肉中的omega-3脂肪酸,特別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助于減少炎癥反應,提高5-羥色胺水平。建議每周至少食用兩份含脂肪的魚類。
其次,綠色蔬菜。菠菜、西蘭花、甘藍等綠色蔬菜是葉酸的主要來源。葉酸是一種B族維生素,對人體產生5-羥色胺至關重要。
再次,全谷物。燕麥、糙米、全麥面包等全谷類富含B族維生素,對供給能量和促進大腦健康至關重要。由于高纖維含量,全谷類食品有助于防止血糖過高或過低,從而避免情緒劇烈波動。
此外,蛋白質也是緩解抑郁的重要食物。推薦平均每天攝入魚、禽、瘦肉等動物性食物120~200g。每天一個雞蛋,奶及奶制品300-50g,每周至少攝入兩次水產品。深海魚蝦貝類,如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鯖魚、鮭魚(大馬哈魚)不僅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其中的n-3 PUFAs更是抗抑郁癥的成分。
最后,含微量元素鋅、硒、銅的食物也是緩解抑郁的重要食物。鋅在人體內主要以金屬酶的形式存在,其余以蛋白結合物形式分布于體內,缺鋅會影響腦細胞的能量代謝及氧化還原過程。食物中含鋅量最高的是牡蠣,動物肝腎、奶制品中也有分布。體內缺銅也會使神經細胞的內抑制過程失調,使內分泌系統處于興奮狀態而失眠。烏賊、蝦、羊肉、蘑菇等均含銅豐富。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在吃過含有硒的食物后,普遍感覺精神好,思維更為協調。硒的豐富來源有干果、雞肉、海鮮、谷類等。
專家提醒,吃適度的甜食能讓心情變好,但是長期攝入太多甜食則可能會增加患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癥的風險,因此,出現不良情緒時可以通過運動、做喜歡的事、旅游等來放松自己。若自己無法調節,建議盡早求助專業的醫生。
版權聲明:部分內容、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私信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及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