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神農架國家公園內大雪紛飛,來自重慶等地的10多位攝影家,不懼嚴寒,毅然走進大山,用手中的鏡頭,為大眾揭開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那神秘的面紗。
神農架地區氣溫偏涼,降雨豐沛,冬春季節常常大雪紛飛。保護區內山體巍峨,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為金絲猴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絕佳場所。
經過動物科研保護人員多年的不懈努力,神農架金絲猴得到了切實有效的保護。大龍潭科研基地管理人員李書航介紹,調查數據顯示,當前神農架地區分布著11個金絲猴種群,數量達1618只,棲息地面積401平方公里。與1990年相比,種群數量增加了6個,增長率達83%;金絲猴數量增加了1117只,增長幅度高達223%;棲息地面積增加了237平方公里,增長了145%。自2019年以來,金絲猴種群新增1個,數量增加147只,棲息地面積也增加了47平方公里。
然而,神農架平均海拔1700米,冬季來臨,氣溫驟降,萬木凋零,山上可供金絲猴食用的食物急劇減少。一旦降下大雪,金絲猴更難尋覓到食物。因此這個時候,人工投食就成為了保障它們生存的重要手段。
金絲猴的猴群結構頗具特色,通常由10到20個家庭組成,每個家庭由一只公猴和若干母猴構成,類似古代“一夫多妻”的模式。金絲猴生性膽小、機警,以往只要察覺到人類的蹤跡,便會迅速逃離,它們通常以大樹為家,在森林里樹上抱團過夜。而如今,大龍潭金絲猴研究基地的金絲猴,已經能夠與工作人員近距離接觸、互動,為研究者搭建起優質的科研平臺,并且在金絲猴語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圖文 鞠芝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