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出現了新興的思潮,日耳曼贏學理論,我對日耳曼贏學的理解是,
——日耳曼贏學本質是入關學的升級版
入關學回答了為什么要入關,贏學則直觀展現了入關的后續價值。
入關學核心思路是,你有國力沒有用,你要入關,不入關你永遠是化外野人,入關了,那便自有大儒辯經。
而贏學的思路是:
一個族群的根本,既不是血緣也不是績效,而是要贏。贏了才有認同,任何不能轉化為贏的績效都是無效績效。
三十年前,中國發展不如西方,所以輿論傾向西方大家能理解
但到了2025,中國發展顯著快于西方,為什么輿論還是一面倒呢?做題家們思考了很久也沒找到答案。
而贏學給出了答案,關鍵不在于你做題好壞,而在于要贏,從1453到近現代,從新大陸到克里米亞,七年戰爭,克里米亞,一戰,二戰,冷戰,歐美一直在贏。長年累月反反復復的贏麻之下,西方贏學被建立起來了,西方大眾以及西方的信徒發自心底的認為西方能贏。
理解這個,你才能理解從當下現實環境和輿論環境脫節的原因所在。
為什么中國男性看一眼就是男性凝視,而西方男性哪怕動手動腳也是熱情開放呢,
有的人狡辯半天,什么凝視的眼神,什么動手動腳代表真誠,這些都是借口,關鍵是西方贏過,所以她們發自心底認為西方是更高一層的文明,能再次贏。所以自己這個被更高層文明搭訕的,當然也更高人一等。
那既然自己是高等人了,你一個低等達利特看一眼,不當然就是冒犯了嗎?
為什么你坐個地鐵被誣告要打一年官司,別人吃干抹凈走人還能拍西貢小姐,現在你明白了嗎?
為什么中國輿論場上一提賢妻良母家務做飯就無數人跳腳,
可嫁到國外后,今天我給家人做了一大桌飯,人家甚至要專門拍個視頻炫耀,評論區也一堆祝福的呢?
你能想象中文互聯網上有人拍個視頻今天我給老公一家做了一大桌飯,然后評論區的畫風嗎?
做題家們思考了三天三夜都找不到答案,而印度人只用了一秒就明白道理。
因為等級不一樣,給高等級婆羅門做飯是榮耀,是值得拍視頻留念的,你一低等級達利特,那能一樣嗎?
為什么中國人難以融入歐美,而印度人如魚得水?因為中國人很難理解西方底層邏輯,而印度人理解歐美沒有任何門檻,他們非常深刻的理解,在人人平等的口號下,還有不同層級這個前提。
理解這個,你還能理解,為什么港臺一些人,還有高華們甚至比歐美本身還要反華,
因為他們本質也是認可這個邏輯,西方一定會贏,所以自己是化外之民率先融入文明世界的模范生。
為什么這個群體往往有一股高高在上的迷之自信?因為人家覺得自己已經是文明世界一員,懶得和你們這堆化外之民一般見識了,讓你們學一點外語都是給你們的賞賜。
這也是為什么歐美人跑來小紅書,歐美沒崩潰,高華女權先破防的原因,因為在她們看來,自己好不容易進入更高層級世界了,怎么高等階層自己帶頭去和低等階層坐一桌了?
所以一切尊重禮讓,一切優惠,都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因為在她們看來,你低等種姓上貢給高等種姓那不是應該的嗎?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什么好表揚的?
也正是因為自我認同是融入高等文明的一員,所以她們會更狂熱的模仿高等文明生活方式,比如動保,素食,晨跑,
為什么封閉隔離期間違反規定還要去晨跑?因為那不是晨跑,而是高等文明生活方式,是一種認證。
這也是為什么澳洲人反而更正常一點站老中這邊,覺得該女子不可理喻的原因,因為澳洲大眾生來就是西方世界一員,他們無需自證,根本不需要這些額外認證,當然不在意這些。
中產階級會學習十七種握酒杯的禮儀以凸顯自己是上流社會的一員,但女王不需要。
世界上最重要問題之一,就是我是誰
高華從心底里否定自己是中國一員,但也同樣無法想象自己天然就是西方一員,人不可能欺騙自己。
所以他們就額外需要動保素食乃至反華這些行為,來錨定自己的自我認同
我究竟是誰,是東方,還是西方。
這還能解釋,為什么不論是老歐洲大眾還是高華,都愛看老中輸麻的內容。
為什么拍攝中國農村落后的電影特別容易拿獎呢?因為和皈依者不同,老歐洲自己是明白原因所在的,所以他們會擔心,自己有一天贏不了怎么辦。
這時候這些展現中國落后的電影,就可以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
某種意義上,這類電影可以視為民主世界樣板戲
所以說搞文化的人,一定要有文化,
有些人天天嘲笑遠方青木盧克文盧詩翰的內容翻來覆去是中國贏麻的故事
可問題是,你們自詡有才華有思想,高大上的國際大導演,那拍的也不過是歐美贏麻的故事嘛
大家都是人,中國大眾是人,歐美大眾也是人,不存在誰多了顆眼睛多了條胳膊,口號喊的震天響,顏色網站一打開,東西方喜好高度一致,都愛看美女看樂子。
所以同樣是贏麻的故事,為什么給歐美拍的就是有思想有文化,給中國大眾看的就是小粉紅民粹呢?
說白了,還是要贏
你贏了,美國隊長把國旗穿身上也是時髦大片,你贏的不夠,戰狼拍完被一直說到現在。
這還解釋了一個現象,
漫威的黑豹是完完全全的瞎扯,瓦坎達國度是徹徹底底的科幻,但黑人從上到下都認可,演員更一度被視為黑人意見領袖,而綠皮書明明是更嚴肅寫實,更直接展現當年黑人白人矛盾的,但黑人不認
為什么黑人會號召大家去看《黑豹》而不是《綠皮書》呢?
本質還是,黑豹里的黑人贏了,哪怕是科幻故事,哪怕是架空設定,他也終究描述了一個黑人可能贏的故事。對于當下黑人來說,這可太珍貴了。
但你以為這就完了嗎?這還解釋了一個問題
為什么中國,伊斯蘭,乃至印度族裔,能夠抗衡西方格式化,形成自我認同?印尼這些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什么就沒做到呢?
本質也是因為,這幾個文明在歷史上贏過,尤其是中國大贏特贏。
因為歷史上贏過,所以中國根本不覺得會輸西方,哪怕一時落后,也能師夷長技以制夷,但其他文明,學著學著就完全西化了。
比如隔壁,之前天天吐槽韓國偷中國的東西,現在是什么情況呢?
韓國古裝劇已經全是漢服樣式了,偷著偷著,突然有一天一拍大腿,其實我是中國人吧,沒有贏過的民族,就會面臨這個局面。
這還沒完,這還解釋了一個困擾鍵政圈無數年的問題,
同樣是老大病夫帝國,為什么東亞病夫中國,西亞病夫奧斯曼,這兩難兄難弟,居然都扛過了血與火的近代史,而相對最先進的奧匈帝國扛不住沒了呢?
要知道,1883年咱們這邊還是大清光緒,維也納已經是電車咖啡館了,按照所謂生活標準,人均GDP這些這些績效主義,怎么看都是你大清藥丸,奧匈帝國贏麻呀?怎么最后奧匈沒了呢?
有人說這還用問,因為奧匈帝國沒有主體民族啊?很標準的教科書答案。但教科書答案沒有進一步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奧匈帝國沒有形成主體民族?沒有主體民族的弊端你都知道,你覺得費迪南他們不知道?哈布斯堡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不知道?這么多人明白問題所在,為什么就是沒解決呢?
因為沒有贏
俾斯麥贏了普法戰爭,于是德意志在鐵與血中重鑄,拿破侖贏遍全場,所以他的后人靠一個姓氏就能贏下總統。
1848年法國人的選票上,有名滿天下的詩人,有工商金融大亨,有人許諾民主,有人許以重利,但有一個名字,哪怕是鄉間不識字的農民都認得,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拿破侖三世。
雖然我不懂什么民主和面包,但我認得拿破侖啊,回來了,奧斯特里茨的太陽,回來了,法蘭西的皇帝,從巴黎打到莫斯科,讓全歐洲都顫抖的皇帝他回來了。
當年的馬克思看了這一幕表示大為震撼,文人們的美譽,商人們的金幣,在輝煌的英雄面前一文不值。
奧匈帝國有電車有咖啡館,有面包有牛奶,維也納一度被稱為歐洲明珠,但他們沒有贏,奧匈沒有一場從上到下酣暢淋漓贏到發麻的勝利,所以奧匈沒了。
你說我們是一個民族一個語言,生活水平也很好,沒用的,對方不會聽的,關鍵是要贏,你贏了,對面才會認你是一家人
一個族群,一個文明的根本,就是要贏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歐美,伊斯蘭,中國,只要贏了,都為后人留下千年的遺澤
所以那句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大英帝國的炮艦,不一定能讓倫敦街頭的平民抬頭挺胸
但輸掉的人,是真的可能上班做個地鐵就莫名其妙吃官司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