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廈門大學的知名教授在其鴻篇巨制《易中天中華史》中,說中華民族是人五人六的黃帝聯合普天下牛鬼蛇神建立起來的。
《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國家》第105頁:“好一個人五人六的排場,難怪他叫黃帝了?!?/p>
第125頁:“正是他,把普天下的牛鬼蛇神都聯合起來,形成了起先稱為夏族,后來稱為華族,再后來稱為華夏之民族的胚胎?!?/p>
對于易先生的觀點,一天社絕對不敢茍同?。?!
首先,我們認為使用“人五人六”、“牛鬼蛇神”等羞辱性的文字來形容黃帝和中華民族是非常不妥的,這不是一個中國人能說出來的話,即使稱之為漢奸行徑似乎也不為過。
當然,猶如易先生在《國家》一書中說黃帝的母親有可能是通房大丫頭一樣,我們也可以說易先生有可能本來就不是中國人。
其次,我們認為中華民族形成的時間要遠早于黃帝時期。雖然“中華民族”是梁啟超一百多年前才剛剛提出來的,但作為一個民族集合體,中華民族很早就已經形成了。
從民族構成來說,既然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那么探討中華民族的形成應基于漢民族的歷史。漢民族自稱是“炎黃子孫”,那么漢民族的歷史至少要追溯到炎黃時期;炎帝黃帝之前的伏羲、燧人氏、有巢氏也都被認為是華夏先祖,那么漢民族的歷史還應該追溯到燧人氏、有巢氏時代。
漢民族是從什么時候與其他各個民族融合為一個民族集合體的呢?在華夏這片土地上,不同層度的民族融合自古以來就在不斷進行中,而能稱得上中華民族形成的標志性事件,必然發生在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時期。
從考古上來看,距今7000多年前的中國正處于前仰韶文化晚期,全國各個地區存在著不同的遠古文化,如山東是后李文化、河南是裴李崗文化、河北是磁山文化、東北是興隆洼文化、甘肅是大地灣文化、陜西是老官臺文化、湖北是城背溪文化、湖南是彭頭山文化、浙江是跨湖橋文化、江蘇是順山集文化等等。這就意味著距今7000年前的中華大地,處于四分五裂的分裂非統一狀態。
根據古籍記載,7000年前也是伏羲統一華夏繼天為王的時間。7000年前,畫八卦作《易經》的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在統一了以隴原為中心的西北地區后,沿著蜿蜒的渭河進入關中,統一了八百里秦川后東出潼關挺進中原,經過七十余戰征服了各個氏族部落,筑土為城定都宛丘,分封百官劃地而治,定制度作書契,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政權。
伏羲以龍作為圖騰,以龍命名百官,將華夏大地上的各個氏族部落統一到龍的旗幟之下。伏羲之后,先后又有女媧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等十六個氏族的首領承襲伏羲帝號王天下。
在伏羲王朝長達一千多年的統治下,華夏大地實現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了最初的中華民族。后來,經過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堯舜禹湯等歷代帝王的不懈努力,中國逐漸成為擁有東到大海、西到三危、南到嶺南,北到幽都廣闊疆域的中央王國。同時,周邊的各個民族也逐步融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到現在成為一個擁有十幾億龐大人口和七千年悠久歷史的偉大民族。
所以,中華民族最初形成于7000多年前的伏羲時期,伏羲政權的建立促進了華夏大地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時掀起了一場浩浩湯湯波瀾壯闊的藝術浪潮,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遠古文化,也成就了人類文明史上彩陶藝術的巔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