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忙碌、輸出,寒假成為老師們學習賦能的加油站。為不斷升級自身專業知識、提升業務能力,寒假期間傳媒學院教師積極參與各類培訓及實踐活動,助力學院內涵建設及教學質量提升。
一、企業崗位實踐賦能實踐教學
假期期間,學院每位教師深入企業一線進行企業實踐,積累實踐經驗。實踐企業覆蓋了科技、電子信息、商貿等多個行業領域。在科技型企業,教師們在網絡運維、動畫設計等崗位上大展身手。他們深度參與企業項目,掌握新型網絡架構、動畫制作軟件等前沿技術,這些實踐成果將做為實際案例融入課堂教學,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電子信息類企業實踐的教師,專注大型軟件系統維護,學習企業嚴謹的軟件維護規范,有助于日常教學中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養的提升。在商貿類企業擔任培訓講師、外貿業務助理的教師,其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對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大有裨益。
企業實踐讓教師們深入企業一線了解本學科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積累了實踐經驗,促進了實踐與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提升教學質量、培育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走訪兄弟院校賦能課程建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院鼓勵教師們走訪調研兄弟院校,多與同行進行交流。假期期間,馬倩老師到兄弟院校走訪調研,了解其辦學理念、教學模式,特別在課程體系構建和課程建設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在如何構建實踐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取得的成果。同時,還針對課程評價體系進行溝通,分析如何建立更多元、科學的評價方式,以綜合考量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全面地評估學生學習成效。這些調研內容為專業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升課程建設質量提供了思路和可借鑒的經驗。
三、職業技能培訓賦能師生競賽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學院注重通過參加各類師生競賽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和學生職業能力。2024年,學院在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模擬大賽山東省選拔賽、“創新實踐杯”全國大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等競賽中均有優異表現。假期期間,喬壽合老師參加了鴻蒙&星閃技術開發師資培訓班。鴻蒙操作系統與星閃技術在當下信息技術領域意義重大,通過此次參訓,深入學習了相關核心技術,不僅提升自身教學科研能力,還為指導學生參加相關競賽奠定了基礎。針對山東省職業技能大賽法律實務賽項,陳曉倩老師深入律師事務所學習實踐相關內容,為2025年指導學生參賽實現獎項突破積累經驗。
四、一線專家講座賦能學生職業規劃
學院充分利用學期末“實踐小學期”,邀請行業、企業專家進校講座,為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把脈。邀請資深律師崔淑彥到校做民法典實務培訓講座,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案例,將抽象的民法典條文轉化為生動的生活場景,增強了學生的法律意識。針對法律事務專業的學生,崔淑彥結合自身多年執業經驗,從律師執業技能培養到職業發展規劃,都給出了極具價值的建議,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規劃提供了重要參考。
學院深知“內涵建設,人才先行”的重要性,歷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外引內提”方式逐步完善師資隊伍結構。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各類實踐和培訓,拓寬視野、提升技能。未來,學院將不斷探索新型、高效的師資培養模式,為建設一只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師資隊伍而不懈努力。
撰稿:邵寧
攝影:學院各教研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