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速遞不參與餐廳評級
童尾花嘎拋飯
新店速遞 | 同德昆明廣場
傲客自費試吃第1140家
穿過熙攘熱鬧的同德天橋,舊舊的小巷里飄來羅勒與青檸交織的辛香。不足十平米的泰式小館里,后廚正用長柄鐵勺敲擊著黑鐵炒鍋,鐺鐺聲混著熱油爆裂的脆響——這是黃昏最誘人的開飯鈴。
01.
從廈門到昆明的“童尾花”
下班約朋友去他家吃飯,朋友扣來一個問號:童尾花?什么花?云南還有我沒吃過的花?
到家就問了店主,說其實童尾花不是花,而是老板媽媽的泰文名字直譯,直呼浪漫的同時,也對正宗泰式口味有了一些期待。
聽聞它最早是在廈門開店,特意遠程詢問了廈門的傲客伙伴,得到了“還不錯”的反饋,放心大膽沖了!
02.
7種招牌嘎拋GaPao
最招牌的是嘎拋飯,其實就是泰式的蓋澆飯。便宜量大,還可以免費加米飯,可以作為合格的工作餐。我們坐在店里吃飯的時間里,附近的上班族、剛收工的工人、打卡的情侶、年輕的小家庭,不分人群、魚貫而入。
7種不同的“澆頭”,我們選了最常規的豬肉和牛肉,默認是正常辣度,不能吃辣的朋友需要謹慎。
豬頸肉剁作細碎顆粒,在滾油里化作焦糖色。小米辣與蒜片在鐵鍋里炸出金邊,吸飽了魚露的咸鮮,最后撒入大把打拋葉的時刻,整鍋食材在鑊氣中蘇醒~
當這抹濃墨重彩的澆頭蓋住雪白米飯,加個2塊錢的溏心煎蛋,像朵云似的臥在上頭,戳破瞬間流出的蛋黃,恰好中和了打拋肉的野性~
ps:煎蛋都是需要另加的,2塊錢,可選全熟和半熟
牛肉更香。選用牛霖肉細細捶打,保留了肌肉纖維的勁道。打拋葉的異香裹挾著牛肉粒,在高溫里激發出類似烤松針的木質香氣,連帶洋蔥碎咔哧輕響。
攪拌幾下,琥珀色的油汁滲進米飯肌理,挖起滿滿一勺才算圓滿。
03.
泰式街頭小吃
除了扎實的主食,泰式街頭小吃也不可或缺。
塑料碗端上來的滿滿一份,滾著橙紅湯底,香茅與檸檬葉在湯面浮沉如舟。小番茄熬出酸味骨架,海鮮菇吸足蝦頭熬的高湯,十分香濃~ 蛤蜊雖然大個,肉質實在老了些。
朋友喝得嘖嘖稱贊,劃開濃厚的椰漿,第一口酸味攀著味蕾跳舞,第二口辣意從喉頭漫向耳根,待喝到第三口,酸辣爽快徹底喚醒味蕾~
不過比起冬陰功湯,我個人還是更喜歡辣炒海鮮。
甜辣口味的基地醬汁,香茅的風味非常明顯!基圍蝦蜷成瑪瑙色月牙,小塊魷魚卷還帶著海潮的彈韌。
小米辣與蒜末在高溫中爆出鑊氣,紫蘇葉的辛香勾著蝦膏的鮮甜,最后淋一圈椰漿收汁,整盤汪著金紅油光。
同樣很可惜原材料,醬汁十分入味下飯,但是蛤蜊實在難嚼。
04.
泰式咖喱的椰香魅力
第二次是飯點來的,小小的店忙得不可開交,出餐口一份份冒著熱氣的咖喱飯被遞出來,吊出饞蟲。
雞腿肉在椰漿里文火慢燉許久,橙黃的湯汁裹著酥而不散的肉塊。土豆吸飽了香茅與南姜的辛香,用木勺輕壓便綻成綿密金泥。
戳破完美的溏心蛋,連帶咖喱汁澆上米飯,撞上這口濃香,筷尖不自覺追著碗底劃出半圈光痕。
金黃焦脆的雞翅提前腌制過,酥皮鍍上一層琥珀色光澤。入口咸鮮回甘,外皮酥脆如薄紗,內里嫩滑爆汁,蒜香與檸檬草的清新悄然滲透,每一口都是東南亞街頭的煙火氣。
翠綠的空心菜裹上濃醇蝦醬,鑊氣十足。蒜片與小米辣的辛香若隱若現,厚重卻不掩鮮靈。一筷入口,仿佛聽見熱帶雨林的雨滴墜入南洋的海浪。
暮色漸濃時,穿校服的學生和挎相機的旅人擠在塑料凳上,筷子勺刮擦盤底的沙沙聲此起彼伏。店家繁忙中遞上一疊腌漬的青芒果,泛著水光,夏天好像提前了。
燒泰郎·曼曼來 | 永興路
篤篤泰式餐廳 | 滇緬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