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 3 月 5 日上午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到的 “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引發廣泛關注。
這一政策導向預示著一系列貨幣調控手段也許將接踵而至,對樓市、經濟以及老百姓的生活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報告中指出,要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這一舉措有著重要意義。
降準,即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商業銀行被央行依法鎖定的錢減少,可自由支配的資金相應增加,能向市場投放更多信貸。
降息,則是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的基準利率,刺激資金從銀行流出,轉為投資或消費,提升資金流動性。
對樓市而言,適時降準降息無疑是重大利好。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面臨調整壓力,降準降息能夠降低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緩解資金緊張局面,助力企業推動項目建設。
從購房者角度看,房貸利率下降,購房成本隨之降低,無論是新購房者還是存量房貸者都能從中受益。以存量房貸為例,若平均下降幅度在 0.5 個百分點左右,預計將惠及 5000 萬戶家庭,1.5 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利息支出總數約 1500 億元 ,這將有效刺激購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筑底回穩。
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降準降息是穩增長的重要手段。當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面臨一定挑戰。通過降準降息,能夠擴大市場貨幣流通量,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刺激企業貸款擴大再生產,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升溫。
降準還能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刺激消費、投資、出口 “三駕馬車” 的發展,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降準降息帶來的影響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降低房貸利息支出,消費領域也將受到積極影響。利率降低,居民消費貸款成本降低,可能刺激居民在汽車、家電等大額消費上的支出,提升生活品質。在投資理財方面,銀行存款利率下降,促使老百姓尋求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如股票、基金等資本市場,為資本市場注入活力。但同時,老百姓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投資理財能力,以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
兩會提出的 “適度寬松” 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是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做出的重要決策,將為樓市、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當然,政策的實施效果還需要在實踐中持續觀察和評估,相信在一系列政策的協同作用下,中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免責聲明:本文所涉項目信息、數據信息及相關承諾等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購房依據,具體以最終官方公示為準;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告知即刪。
30個微信交流群等你來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