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子。
一場關于特朗普的反擊開始了。
3月4日,特朗普以芬太尼為由,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關稅,對中國加征10%的關稅。
對此,墨西哥和加拿大很是憤怒:合著我們之前白討好美國了?
上個月,加墨為了不讓特朗普對他們動手,承諾會加錢在邊境防護,不讓芬太尼流入美國。
但特朗普既然能加征關稅第一次,就能加征第二次,在撈錢面前,加墨的討好又算得了什么?
目前,加拿大和墨西哥看似硬氣,都說要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
但之后加墨兩國會不會再次滑跪,換取特朗普的“高抬貴手”,還得看后續舉動。
而中國這邊呢,肯定是不會跪的。
特朗普上臺沒多久,就對中國加稅兩次,算下來,美國現在平均對中國征收40%以上的關稅。
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特朗普的加稅只會更加離譜。
所以我們不僅回擊,還要回擊得快、準、狠,讓特朗普受苦。
事實上,就在特朗普政策生效的那一刻,中國立刻出臺并生效了對美的反制措施。
第一招:先禮后兵。
國務院發布了《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清楚地寫明了中國是如何管控芬太尼的。
言外之意就是別想將美國芬太尼泛濫的鍋,推給中國。
第二招:直接拒收。
海關總署宣布,中國將暫停進口美國原木,同時暫停3家美企向中國售賣大豆的資格。
至于什么時候能夠恢復,自然要看中國的安排。
第三招:列入“黑名單”。
中國將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這些美企出口兩用物項。
如有特殊情況,相關企業可以向商務部提出申請。
與此同時,中國還將10家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一旦被列入,就是全面禁止,連申請的機會都不給了。
考慮到以上被制裁的,都直接或間接和美國的軍工產業有關,算是打在了美國的軍工上。
第四招:以牙還牙。
中國對美國的740項商品加征關稅,且商品基本沖著美國農產品去的:
對美國的雞肉、玉米、小麥等29項商品,加征15%的關稅;對美國產的高粱、大豆、豬肉等711項商品,加征10%的關稅。
就這一點,就能打擊美國經濟和特朗普的痛點。
畢竟,美國的GDP主要靠農產品和能源等,其中農產品還特別依賴出口。
若沒有出口,光看美國的3億多人口,根本吃不完這些農產品。
而放眼全世界,哪個國家是美國的理想市場?
無疑是有著14億人口的中國。
據了解,中國從美國進口1600億美元,這1600億美元里面,除了高端芯片和石油天然氣,就是農產品占據大多數。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那印度也有14億人口,美國可以找印度替補。
但問題是,因為貧富差距等因素,很多印度人連飯都吃不上,更別提為美國的米買單。
可以預料的是,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加征關稅,會加大美國出口的成本,影響美國農業發展。
至于為啥會痛擊特朗普?
因為美國的農業州基本都是共和黨的票倉。
那么,當他們發現自己推共和黨上臺,結果特朗普頒布的政策,實打實地傷害自己的利益,大概率會對特朗普不滿。
就像2019年,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因為中國的反制,打擊到了農業州,特朗普為了鞏固政治基礎,不得不拿出160億美元給美國農民。
到時候,特朗普就會面臨兩難:
拿錢救助,不利于自己縮減開支;不拿錢救助,2026年的中期選舉可能就會迎來難關。
所以,正如咱們外交部說的:
“中國人民從來不信邪、不怕鬼,從來不吃霸道霸凌那一套。施壓、脅迫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對中國搞極限施壓,那是找錯了對象,打錯了算盤。”
特朗普將算盤打在中國上,換來的結局,可能就是高高地揮起關稅大棒,然后重重地打到自己頭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