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奉俊昊導演執導的好萊塢電影《編號17》,似乎為低迷的韓國電影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這部繼《寄生蟲》后時隔六年的新作,自2月28日上映以來,以壓倒性的熱度吸引了大量觀眾回歸影院。影片不僅憑借奉俊昊獨特的敘事風格贏得口碑,更因其中一些反映現實社會問題的設定,引發了廣泛熱議。
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的電影票房綜合電算網數據顯示,截至3日早上6時55分,《編號17》累計觀影人數達111萬7586人,上映僅4天便突破百萬觀眾大關。這一成績與去年韓國最賣座的進口電影《頭腦特工隊2》以及2022年吸引超過800萬觀眾的《壯志凌云2:獨行俠》持平,成為今年影市的一大亮點。
在上映首個周末(2月28日-3月2日),《編號17》吸引了98萬名觀眾,幾乎壟斷了票房市場,是票房第二名《美國隊長4》(11萬人次)的9倍。影片首日票房達到24萬觀眾,不僅創下了今年上映影片的最佳開局紀錄,還超過了去年突破1000萬觀眾的《首爾之春》首日(20萬人次)的成績。
影片的部分設定似乎影射了國際重要政治局勢,在網絡上引發熱議,進一步推動了口碑傳播。特別是由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主人公米奇,以及帶領移民開拓隊的領導者馬歇爾(馬克·魯法洛 飾)和他的妻子伊爾菲(托妮·科萊特 飾),被不少觀眾認為讓人聯想到某些政治人物,吸引了廣泛關注。
大多數觀眾對影片在科幻題材中融入現實問題、勞動剝削等社會議題,并以幽默方式呈現的奉俊昊導演獨特敘事風格表示高度評價。影評人李東振也對影片給予好評,他在一條短評中寫道:“越是深入探討,越能發現影片層次之豐富,令人著迷的悖論被點綴在如晨星般閃爍的幽默之中。”
然而,也有部分意見認為,《編號17》未能完全滿足觀眾對奉俊昊下一部作品的極高期待。這一點也體現在CGV“金蛋指數”91%的觀眾評分上。雖然91%是一個較高的分數,但相比奉俊昊前作《寄生蟲》曾獲得的97%,仍稍顯遜色。
盡管如此,《編號17》無疑為低迷的影市帶來了久違的熱度。奉俊昊導演能否憑借這部新作再次掀起全球觀影熱潮?讓我們拭目以待。
消息來源: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