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旅傳媒江蘇揚州訊(朱佳歡 顧穎 孫夏明)“手機尾號6709,姓秦……您的包裹取件碼是3-1002,按照編號在貨架上就可以找到啦!”在江蘇省揚州市沿湖村物流驛站,大學生盛卓然正耐心地為村民秦阿姨講解包裹取件流程。
近日,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數智興鄉 驛路領航”實踐團隊前往揚州市多家鄉村物流驛站,開展實地調研的同時兼任驛站志愿者,以智能取件指導、反詐科普宣傳等多種形式,為驛站工作者和鄉村居民送去智慧與便利。
圖為志愿者在參與驛站日常工作
“在鄉村物流數智化轉型的大潮中,我們團隊聚焦鄉村物流驛站數智化建設的適配性問題展開了調查研究。”團隊負責人丁一翻開滿是折痕的調研筆記,指著用紅筆圈出的問題:“設備改造成本高、智能設備不會用、住得偏遠送貨難……這些難題不解決,數智化就成了空架子。基于此,我們以志愿服務的形式進行參與式觀察,緩解驛站經營者的工作壓力,解答村民的數智服務疑難,為鄉村物流驛站高質量發展架起數智橋梁。”
圖為志愿者為村民講解智能取件操作
在揚州市中閘村菜鳥驛站,志愿者發現智能快遞柜成了“擺設”——年紀大點兒的老人們要么找不到取件碼,要么對著電子屏不知所措。“小姑娘,幫我看看這個快遞怎么取?”王大爺向志愿者施譯婷詢問道。“您看,觸碰一下屏幕,點擊‘我要取包裹’,把取件碼輸進去柜門就自動彈開啦。”在志愿者施譯婷的指導下,王大爺一步一步操作,成功取出包裹。
圖為志愿者在村民旁做取件指導
“七成求助都是重復性問題。”志愿者張雨欣邊說邊展示團隊的應對方案:巴掌大的《智能服務口袋指南》印著操作流程圖,每個步驟都配有淺顯易懂的圖文,小巧的制作可供健忘的老人隨身攜帶,隨時查看。
圖為志愿者在村民家中指導手機取件操作
圖為團隊成員對村民的數字素養進行調查記錄
除了在驛站向村民提供取件指導外,志愿者們還走家串戶,詢問村民對數智物流服務的感受,手把手教村民智能取件流程。走訪過程中,志愿者們向村民發放自制的反詐宣傳單,講解電信網絡詐騙案例,提醒老人警惕“免費領雞蛋”“掃碼送禮”等常見騙局,教村民在手機上下載并學會使用國家反詐中心APP,提高村民的反詐意識和法律素養。
圖為團隊成員為村民講解電信詐騙的相關內容
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黃蓉表示:“同學們將調研實踐與志愿服務有機結合,用腳步探尋鄉村物流數智化轉型的真實圖景,以青年智慧破解鄉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內涵。希望同學們繼續扎根鄉土、服務社會,以青年擔當續寫新時代的‘雷鋒日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