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即將發布第四代液晶電視Q10L,在微博宣時罕見地用上了“核彈級、登峰造極”等大詞,這是穩重的TCL所不常見的語言風格。為此,我們專門扒拉了一下目前為數不多的產品資料,就想看看它到底有多么的石破天驚。
從各項材料綜合來看,這款產品的市場前景確實有“大爆炸”的基因,原因很簡單,TCL把旗艦上才會用到的技術,直接下放到了這款中高端產品上,預售價卻還是和前代產品保持一致。而TCL之所以敢于這么做的底氣,就是源自“全行業首創,全行業唯一”的極景無黑邊技術。
具體來說,這一技術構成了TCL對于第四代液晶電視的基本定義,即“零縫隙零黑邊,3毫米極窄邊框,真正全屏顯示”。
2500美元背后的戰略深意
在TCL電視的產品序列里,Q系列是銷量上當仁不讓的門面擔當,在它上面還有更高端的X系列,按照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規則,類似極景無黑邊技術這類足以劃分產品代際的技術,只應該出現在旗艦產品上。但是現在卻直接被TCL下撥到了中高端的Q系列上。
TCL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沒有對手了,因為全行業唯一嘛,另外一個深意,在我們的合理推演中,這款產品很可能是為了在海外市場專門狙擊日韓雙雄,用更高端的技術降維殺入它們在2500美元的產品單價舒適區,助力TCL在全球銷量登頂的那匹具備了上等馬實力的“中等馬”。
是的,具備從屏到芯片全產業鏈優勢的TCL已經有了俯視全球電視機產業的賽馬(參數丨圖片)實力——當對手拿出最頂尖的旗艦產品,卻只能和TCL的中等馬進行PK,結局可想而知。
去年,TCL的98吋產品在北美市場熱銷到斷貨,最受歡迎的就是Q10K系列,它在北美的型號叫做QM851G。所以,今天TCL再度加碼Q系列的技術底座,立足國內,放眼海外的意圖再明顯不過。還有一個小背景,在23年以前,TCL還習慣先在國外發布新品,但是此后都是國內先發布,海外稍晚跟上。這個策略明顯是對的,能在中國市場得到驗證的產品,放到國外都是平趟。
在全球電視機市場的2500美元單價區間,日韓雙雄曾經是壓倒性的存在。換句話說,它們在這個區間吃得非常舒服,中國品牌更多都在該價位以下捉對廝殺,很不幸,其競爭之慘烈基本就是把中國品牌在國內的狀況挪到了大洋彼岸。
但是從去年Q4開始,情況開始起了變化。中國品牌在全球的出貨量已上升到43%,而日韓的份額則已跌到48%。
這是時代給予的微妙窗口,也是TCL選擇的精妙戰場。
2500美元,這一價位段既是日韓品牌的舒適區,也是中產消費者心理預期的黃金分割點。Q10L此時頂著中高端的價格,卻身懷旗艦絕技,形成技術平權效應,而極景無黑邊的設計更是直接從工業美學層面顛覆用戶認知——當屏幕可視面積突破物理邊界時,消費者對“高端”的感知已從參數比較升維至體驗革命。
對啊,歐美人哪見過沒有邊框的電視機呢?當然,中國人也沒見過,得過兩天才能看到。
這種主打就是攻心的策略,暗合了中國智造的經典范式,以頂級供應鏈TCL華星為支撐,達到技術升維,成本降低的基礎,再用差異化創新的無邊框技術打破認知天花板。正如華為手機曾用徠卡聯名沖擊高端,TCL Q10L也在用奧運級顯示標準重塑消費者心智——國際奧委會選擇其作為TOP合作伙伴,本質上就是對中國顯示技術全球領導力的認證。
以底層創新塑造高端話語權
在TCL電視的大棋局里,Q10L就是那個當頭炮??隙ú皇菍嵙ψ顝姷?,卻構成了這招棋最妙的地方,進可攻退可守,哪怕沒賣好,后面還有X系列穩坐中軍帳。
但是它已經足夠強大,屏幕上競爭力不用多言,屏幕后面的實力也全是大招。比如TSR AI 獨立畫質芯片,基于TCL自研的伏羲大模型,實現了云端與終端的雙重畫質增強,將傳統電視的硬件堆砌升級為算法驅動的智能系統。這種大模型時代的思維,恰是日韓品牌所無法企及的高度——眾所周知,全球只有中美兩國有這個實力。
Q10L的出現,本質上是一場中國顯示產業鏈技術外溢的必然結果。華星的HVA屏、自研TSR芯片、Mini LED全鏈路技術,構建起了TCL由內而外的垂直整合能力。這與日韓企業依賴外部供應鏈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當它們還在糾結QLED與OLED的技術路線時,TCL已通過Mini LED規模化建立起成本與性能的雙重壁壘。
當然,更深遠的影響在于世界人民對于電視品牌的認知改變,這就需要中國品牌有著更強的標準定義權,才能改寫現有的關于高端顯示技術的競爭規則。
Q10L提出的“第四代液晶電視”概念,實質是將中國技術的演進路徑升格為行業標準,其“第四代聚光微透鏡”技術突破Mini LED天花板,終結了盲目堆砌分區數的內卷競爭,轉而用系統性創新重構高端顯示評價體系。這種從跟隨創新到原始創新的轉變,正是中國制造沖擊全球價值鏈頂端的必經之路。
在2500美元市場與日韓品牌正面交鋒,TCL Q10L背負的不僅是商業勝負,更是國家產業升級的試金石。2024年TCL電視全球出貨量達2900萬臺,98寸超大屏電視全球銷量排名第一,這些數據背后是中國供應鏈效率與創新速度的共振。
正如TCL取代某日韓品牌成為奧運TOP合作伙伴,其本質就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技術話語權的認可。Q10L只是起點,但其揭示的路徑已然清晰:唯有在底層技術、產業鏈控制和用戶體驗三大維度同時突破,才能在全球高端市場撕開真正的突破口。
TCL Q10L的“中等馬”定位,恰是中國制造戰略智慧的縮影:不以盲目沖高消耗品牌勢能,而是通過技術下放實現精準打擊。當“極景無黑邊”成為新常態,當“TSR AI畫質芯片”定義畫質標準,這場戰役早已超越單一產品競爭,演變為全球顯示產業權力結構的重構序章。
或許,未來回望2025年,人們會記住這個春天,中國電視品牌用一臺“非旗艦”產品,吹響了改寫全球高端市場版圖的號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