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5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揚州市人大機關舉辦的"巾幗法治微宣講"履職故事講述會溫情啟幕。6位來自不同崗位的人大女代表、女干部,以"一米視角"丈量民主溫度,用"民生拼圖"勾勒幸福圖景等,將履職故事化作新時代的法治詩篇。
童心中的民主種子
6個暖心的故事分享,生動展示了人大履職的勤勉和智慧。在極具創意的“一米視角”系列活動中,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聯動各方,從仁豐里的民主啟蒙,到組織小記者采訪全國人大代表,旁聽專題詢問城市內澇治理工作……揚州人大用智慧和行動,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種子種進孩子們幼小的心里。“當我們蹲下來聽‘一米視角’的民主心聲時,其實就是在丈量制度文明的新高度。那些被孩子們攥得發熱的《立法建議采納證書》,那些記錄著稚嫩筆跡的采訪手記,都在訴說同一件事:真正的民主,從不是高高在上的宏大敘事,而是可感可觸的生活詩篇……”
民生拼圖里的幸福密碼
把民生實事辦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揚州市人大督查組頂著37℃的熱浪,帶著37℃的熱忱,督查全市學校空調安裝到位的日子,為的只是讓開學后的第一縷清風,必須吹進每間教室。“去年,人大推動改造35個城市社區助餐點,保障就近享用“暖心飯”;推動164所學校的體育場對外開放,擴增全民健身“打卡地”;推動打造34個智慧廣電鄉鎮(街道),織就文化惠民“云網絡”……揚州人大用一塊塊民生拼圖,拼接出“好地方”幸福全景。
十年接力的民生答卷
見證代表“好聲音”,助力群眾“好生活”。在服務代表的前沿陣地,揚州人大珍視整理代表們的建議、議案,從今年省人代會助力揚州團議案數量全省奪冠,到十年接力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以擔當為筆,以行動為墨,抒寫著履職為民的動人篇章。“今年春節拜年,向大家介紹市人大督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建議的十年堅守,90多歲的老太爺聽了后,感慨地說這電梯裝的是民心……”未來揚州人大將繼續服務好每一次代表活動、督辦好每一件議案建議,讓更多更響的代表“好聲音”,更快更好地化作群眾的“好生活”。
立法足跡中的法治年輪
在立法的廣闊天地中,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開門立法”工作,從精心組織住宅物業管理條例聽證會廣納民意,到創新運用電子問卷推動電梯安全立法,再到珍視每一封公民書信建議,用行動奏響時代立法的和諧樂章。“我們曾邁進古色古香的揚州古城,穿梭于星羅棋布的大小公園,走訪煙火尋常的老舊小區,來到熙熙攘攘的農貿市場,踏入靜謐的城市書房,深入溫馨的養老院,駐足于每一個基層立法聯系點……”揚州人大用停不下來的立法足跡,和黨委、政府一同求解立法的“最大公約數”。
春蕾“綻放”的溫柔力量
蕙質蘭心,她們從女性視角綻放履職光芒。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婦聯努力做春蕾女童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們揚州人大曾邀請“春蕾班”的小朋友走進人大機關,聽一次講解、扮一種角色、學一部條例,用“三堂課”,照亮春蕾學子們的七彩童年……”在她們看來,幫扶春蕾女童,不光是物質的慰問,更多的讓夢想照進她們的世界,讓每一朵春蕾都有綻放的機會。
教育者的履職情懷
市人大代表、華東師范大學廣陵實驗初級中學的校長邰曉霞說出了代表們的心里話,十八年的履職過程,讓她深刻的感受到,人大代表是群眾信賴的“連心橋”,更是百姓冷暖的“守護者”。“有一次在放學時段偶然途經梅嶺中學附近,發現交通狀況十分混亂,有馬路市場,有學生,有家長,有行人,有逆行的車輛,然而沒有交通燈。有了這種擔憂,我就經常在孩子們上放學時段有意識繞行一段,來來往往于梅嶺東路和馬太路之間,觀察思考,看紅綠燈的布局情況。一段時間后慎重提出了《關于在梅嶺東路和馬太路交匯處增設紅綠燈的建議》……”邰曉霞說,她早習慣以教育工作者的視角觀察周邊的人和事,思考、整理,形成人大建議。
為城市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揚州人大以實干篤行踐行人大履職使命;女干部、女代表的巾幗講述,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變得更加溫潤、可親可近。近年來,市人大機關婦聯打造"巾幗法治微宣講"品牌,開展憲法宣傳、法規普及活動50余場,讓民主法治的聲音走進機關、社區、校園。她們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堅韌,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基深深扎進群眾心中,用履職答卷書寫著"好地方"的時代華章。(通訊員 蔣蓓 徐蕾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